[摘 要]近些年來,初中美術教育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課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學生的美術學習嚴重偏離美術教育的目標。美術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加強美術課堂創意思維的培養,是實現美術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初中美術;創意思維;培養
初中階段,是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一方面要傳授美術知識,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
一、影響美術創意思維的因素
1.社會教育因素。中國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畫蛇添足》,教育人們做事情要中規中矩,按部就班,多余的事情不能做,做事情要點到為止。為此人們習慣以保守中庸的標準去評價孩子們的作品,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嚴重限制了孩子創意思維的培養和發展。
2.家庭教育觀念因素。在家庭教學中,家長習慣于從自身的社會經驗出發,把自己的認識和經驗強加給孩子,而忽視孩子自身的主觀意愿。家長眼里的“好學生”“好孩子”就是聽話的孩子,孩子稍有越軌或個性的創意,就會受到壓制和批評,全然不顧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全盤否定孩子的創新意愿,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有些家長通過臨摹畫冊或者學畫畫的輔導班,綁架孩子創意思維的發展,片面地以孩子的成績來衡量學習效果的好壞。在孩子的可塑性強的發育階段,在長期以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教育引導下,必將扼制孩子美術創意思維的發展。
3.課堂教學因素。在實際美術課堂教學中,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臨摹為主導,以老師的示范為標準。這樣的教育,壓抑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看似學生臨摹學習的效果不錯,但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模式,嚴重削弱一個學生深層次美術創意質量,從長遠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美術學習的深入創新意識。同時,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要有活躍的氛圍,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意,但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強調課堂秩序安靜,把本應有的活躍氣氛強壓下去,使課堂看似“秩序井然”,實則造成了孩子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合作。
二、初中美術課堂創意思維的培養方法
1.教學氣氛和學習興趣并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堂氣氛有所把握,努力引導學生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自由發揮創意的活躍氣氛,避免學生產生壓抑的情緒。興趣是創意產生的原動力,只有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美術創意思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教材,還要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從激發興趣著手,使學生的被動情緒轉化為愉快、積極、自覺的學習情緒。
2.鼓勵學生探索求異。問題使想象起飛,智慧起舞。想象是創造的雙翼。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學習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認識問題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并學會分辨和吸取好的意見和建議的能力,使其在與家長存在意見分歧和沖突時,保持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另一方面,教師要學會善于啟發學生去思考問題,教師要去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去想象,從想象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3. 建立以人為本的作業評價標準。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一句評語或是一句鼓勵都會對他們的心態和行為產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在對學生評價的問題上,更是應該要做到全面、客觀,具體評價方式如下:(1)以學生自我認識為切入點,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2)注重學生美術活動中的參與表現。(3)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可以是分數或等級,也可以是評語,或分數與評語相結合,還可以互評或座談,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并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和發展方向。
中小學美術課作為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在新的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學應將創意思維放在首位,并以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為己任,鼓勵和提倡學習創新,才能夠真正給學生奉獻出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課堂。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