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設模擬的情境是教師指導作文教學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對作文教學的指導具有較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賦予學生角色、創設想象、借助游戲再現生活,引導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模擬情境;策略
一、賦予學生角色的策略
在作文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可賦予學生特定的角色,使學生從中獲得個性化的角色體驗,為寫作積累豐富的材料和獨特的情感體驗。
例:教學課例《我們的樊老師》片段。
師:“要想寫好樊老師,僅寫外貌夠嗎?還得有血有肉,這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那么你還想了解樊老師點什么,咱們來個‘現場答記者問’如何?不過,因為時間關系,我只選擇最有價值的四個問題回答。”
生:樊老師,當您平時遇到煩惱時會做些什么?
師:樊老師遇到煩惱時會聽聽悅耳的音樂,靜靜地看書,靜靜地思考,有時也寫點文章。
生:樊老師,您好,請問您最大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師:樊老師和所有的老師一樣,希望把每一棵小樹苗培育成參天大樹。
生:樊老師,您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會發火嗎?什么時候會發火?
師:樊老師和你們張老師一樣,她開心時肯定也是我開心的時候,她發火時也是我發火的時候。
生:樊老師請問您如何處理和家長的關系?
師:樊老師會帶著一個真誠的心和家長交流。
二、創設想象的策略
喜歡想象、樂于幻想是兒童的天性和特長,年級越小,幻想越豐富、大膽,越離奇。作文教學要抓住這一天性,放飛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的心中活躍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讓學生每做一次作文,想象力、創造力就得到一次釋放,生命靈性就得到一次拓展。
例:教學課例《一幅畫》片段。
師:元旦快到了,送幅畫表表心意吧!你最想送一幅畫給誰呢?畫上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送給他呢?
生:媽媽平時最關心我啦,她天天做家務好辛苦,原來的手光滑白凈,現在變得粗糙了,我要畫一支“真情永恒”牌的護手蜜,讓媽媽的手恢復原樣。
生:我們學校的張爺爺,堅持每天打掃衛生,風雨無阻,無論寒冬酷暑,隨時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想送一個大號的保溫杯給他。
三、借助游戲的策略
教師應借助游戲的趣味性、生成性和創造性,為學生創設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戲活動,讓孩子盡情參與其中。
例:教學課例《我的西紅柿寶寶》片段。
(老師事先準備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小西紅柿)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來比一比誰的眼睛亮。老師將給你們每人發一個西紅柿寶寶,再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仔細地觀察它;然后我會把它們收上來放在盤子里,請你們一個個來認領你的寶寶,咱們來比比誰的小眼睛最厲害。
(學生們的熱情立馬就高漲起來,躍躍欲試)
生:那個頭上有尖兒、下面有葉子的是我的。
生:那個肚子上有小疤的是我的!
(這一下,好多孩子都連聲“應和”起來,臉上一片欣喜,他們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作文)
四、再現生活的策略
教師常抱怨學生寫出的作文不具體、不生動。學生只有處于自然、自由、自覺的狀態之中,才能寫好作文,而這種狀態的獲得與他們的生活積累相關聯,也與他們的熱情與自信緊密相連。要想引導學生進入這一狀態,樂于寫作,教師必須為他們創設一定的情境,充分發揮師生對話的作用,用自己的機智激發學生渴求寫作的欲望。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如能靈活、生動地創設一些模擬情景,適時為學生提供“實習場”,誘發學生表達、傾聽和應對的動機,讓學生在師生共同創設的“精神家園”中自由想象、自能合作、自主探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真正凸顯了生命的個性,實現了師生關系平等的解放。
參考文獻
[1]方長明.生活化課堂:實踐的探索[J].新課程,2009(5).
[2]李薇薇.為孩子提供寫作的“實習場”[J].江蘇教育,2009(9).
[3]王尚文.語文教學與導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 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