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技術與語言活動的整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教師可通過情境激趣、以景激情、拓寬視野、引導合理想象、激發創新思維等優化課堂教學程序,提高低年級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口語交際;課堂
當前,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新課程標準的推進,多媒體教學技術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尤其在低年級口語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正逐步成為教師教學強有力的助手。
一、激發興趣,發揮主體作用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如在講解《三個小伙伴》這一童話時,其中“拱”的動作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利若用Flash課件,可使學生能夠看到小豬生動形象的動作,很容易就理解了“拱”這個動詞。多媒體技術使得課堂變得生動多彩,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以景激情,培養思維能力
多媒體課件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如讓一年級學生說說“春天在哪里”,雖然小學生經歷過不少次春天,但表達出來往往只是“春天來了,花兒開啦”“春天來了,燕子飛回來了”等之類的簡單無味的詞句。但如果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教師在教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有關春天的多媒體課件,那嫩綠的小草,冰雪融化的溪水,五顏六色的鮮花,小鳥歡快的歌聲……一幅幅絢麗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以景激情,使學生的思維分外活躍,課堂教學當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拓寬視野,提高觀察能力
兒童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憑借觀察,觀察是兒童吸取知識的首要渠道,也是低年級學生表達能力發展基礎。因此,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聽說能力。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越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觀察素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由于教學時間、教學計劃條件的制約,我們不可以,也不可能對所有的事物都進行實地觀察。比如解說 “海底世界”,我們不可能把學生帶入海底去了解海底的秘密。但是,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聲像資料,讓學生觀察、了解難以見到的事物,為他們提供生動、形象的觀察對象,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創設情境,引導合理想象
想象對培養低年級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必須給他們創設一定的情景,再用語言把自己想到的表達出來。
例如,小學語文第四冊中教學“成語”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寫春的詩歌、文章、句段,課開始時先讓學生背誦贊春、寫春的詩歌或成語,激發愛春的情感。然后播放春的錄像:公園、田野,一片姹紫嫣紅的美麗景象,以其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效果引學生入情入境。接著,教師讓學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說出來,“開廣其胸襟,發抒其志氣”,紛紛說出春的景象,說出自己對春的看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先說后評再說,大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可見,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視聽圖像,從而使學生的想象展開飛翔的翅膀,表達也就越豐富。
五、創新思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多彩的,而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因此,低年級小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創造力也是值得挖掘的。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利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創設口語交際情景,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激起表達的欲望,使交際水到渠成。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方便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學材料進行巧妙的編輯和組合,設置思考點,引導學生思維,構建想象空間,從而在低年級學生語言的創造性整合教育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