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堅持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在練筆時,教師要扎根課文內容,讓學生模仿課文寫法,學會補白課文與續寫課文,讓練筆與課文教學同步進行,以此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扎根;課文內容;練筆;能力
加強平時的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大部分教師都熱衷于讓學生寫自己身邊的人或事,讓學生寫觀察日記,從而達到練筆的目的,但是這種練筆由于沒有固定的形式或參照,就會有很大的隨意性,不利于學生作文素質的綜合發展。所以,在課文教學中巧妙地安排一些練筆活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模仿課文,遷移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無論是從文章的語言表述,還是它的篇章結構,都是學生模仿的重要資源。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思想觀點、語言表達、寫作技巧,并把這些方法與技巧遷移到自己的練筆中來,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順序與敘述角度來寫。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燕子》一課時,文章是先寫燕子的外形,然后寫春天景物的特點,接著是寫燕子活動時的情景,最后寫燕子安靜下來的場面。在教學完這一篇課文后,教師可讓學生模仿課文的敘述方法來選擇家中的一個動物或家禽,先仔細觀察它們的活動特點與形態,然后按照課文的敘述方法來練筆,讓學生先寫其外形,然后寫它的生活環境,再寫它活動時的情景與安靜時的神態。這樣,把課文的教學與學生的練筆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把文章中的寫作方法遷移到學生的練筆當中來,對學生的練筆將起到推動作用。
二、補白課文,提高能力
選入小學語文教材的部分文章會留有一些空白,這也許是課文作者寫作時的一種構思,而省略的內容往往可以激發學生的無限想象。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空白進行補充,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補白訓練,把文章中略去的內容寫出來,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寫作力。而學生通過補白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練筆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感悟,豐富學生對文章的情感,而這些,也是學生寫作時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泉城》一課時,課文通過對珍珠泉的“神奇”,五龍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聲喧騰”,趵突泉的“大、清、美”來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對這些泉水的描寫都很細致,但是對于五龍潭周圍的月牙泉、懸清泉、古溫泉等幾個泉水卻是一筆帶過。這時,學生也許對這三個泉水的形狀與名稱來歷產生興趣,而這些內容就是課文中的補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緊扣這三個泉水的名稱,讓學生根據這些名稱來想象一下這些泉水的外形特點與流水特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分別寫出這三個泉水的樣子,并模仿課文描寫其他泉水的寫法來寫這三個泉水。若學生的想象力還仍不夠,教師可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來了解這三個泉水的具體情況,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對它們一一描述。最后,要求學生改寫這篇文章,把這三個泉水作為重點內容,而把課文中的其他泉水作為略寫內容。
三、續寫課文,拓展能力
教材中的一些課文,結尾非常含蓄,會給讀者一種無窮盡的想象,讓學生余興未盡。這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續寫這篇課文,讓學生聯系上文的思路來寫一寫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人或事,或者把課文中還沒有寫出來的結果給補充完整,以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練筆能力。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半截蠟燭》一課時,課文以半截蠟燭為主線,描繪了伯諾德夫人一家為保全半截蠟燭中的秘密情報,與德軍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卻又令人窒息的斗爭。課文最后一段寫道:“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那么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呢?蠟燭熄滅后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讓學生發散想象,續寫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學生因為對文章已經完全理解了,所以續寫時都帶著對德國侵略者的仇恨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學生在續寫過程中既拓展了寫作能力,同時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