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實施,寫作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搞好寫作教學,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師有創新精神,教師的學識與修養、寬容與尊重、理念和教學對創新起著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創新;學識與素養;作文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教育的內涵應有新的發展。就寫作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擁有系統的文體寫作識、寫作方法與技巧,更為重要的是要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把創新思維的方式與途徑傳授給學生。
一、教師的學識與素養是學生作文創新的階梯
應試教育下,教師一直被學生當做活的教科書,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學生學習往往被動地依賴于教師的傳授。教學方法大都是“滿堂灌”。而當知識經濟到來時,學生可以借助諸如因特網之類的多種形式的信息媒體,了解到大量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知識,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直接獲得最好的老師的指導。這就是要求語文老師應適形式發展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轉變自己的職能,在指導學生的寫作時,開發學生的智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要不斷努力,堅持自學進修。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吸收更新的知識、理論。語文老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相對而論,更應該是閱讀面最廣泛,知識最淵博,思維最具創新性。若要在作文指導時能夠旁征博引,揮灑自如,就應該多讀多看,從專業的到其他方面廣泛涉獵。教師除了向前輩、同輩、書本學習之外,還要向網絡學,向社會學,特別還要向學生學,學習他們敢于想象的勇氣和膽識,學習他們創造性的想法和做法。教師要強化“授人以漁”的意識,在作文的備課、講課、批改時,在吸收原有方法合理內核時,要不斷打破一些常規,運用一些最新教育理論、教育手段來教學。
二、教師的寬容與尊重是學生作文創新的土壤
有人曾作過一個有趣實驗調查,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對一個圓形展開想象,結果發現,年齡越小的學生,想象內容越豐富而形象,大膽而奇特,年齡越大的學生卻相反。這個結果表明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有想象力,且年齡越小,所受的束縛越小,他的想象就越大膽而奇特。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習作中產生的奇特想象,迸發出的創新思維火花,采取寬容、尊重的態度,多加呵護,多加扶持,盡管它還很幼稚,甚至荒唐不可思議。否則學生在寫作時剛剛展開想象翅膀將會被打斷,所迸發出來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將會無情的澆滅,少年兒童那晶瑩剔透、天真無邪的童心將會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陶行知曾諄諄告誡我們: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因斯坦,在你的輕視中愛迪生。讓我們真正從“育人”的高度出發,對學生的作文發展、終身發展負責,容納學生的奇思異想,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且小心翼翼扶持這些幼鳥展開想象和創新的雙翅,在成長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三、教師創新的理念和教法是學生作文創新的翅膀
作文批改及改后要多激勵。表揚是人生路上的陽光,是促進青少年進步的興奮劑,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階梯。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即使只是個妙用的詞語,即使只是個形象的比喻,凡有可取之處,教師就要毫不吝嗇地贊許和鼓勵。要好話多說,凡有可取之處,都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如對寫得好的寫景文章可批道:“能從空間順序展示一幅美麗的校園美景,寫得太棒了,老師真為你高興!”在批語中有時也可分析某處寫得好的原因。如“這個詞用得太妙了!”尤其對基本功欠佳的學生,更要用溫馨的話語,去點燃他們寫作興趣上的那點“星星之火”,讓他們沿著希望之光前進。哪怕一個比較準確用詞,一段比較通順的語句,甚至一次比較工整的書寫,都要給予肯定、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嘗到寫作甜頭,享受成功的快樂。另外,可用旁敲側擊的辦法,婉轉地指出作文的毛病,使學生樂于接受。如作文內容不夠具體,教師可批上:“選材很好,要是把所選的內容寫得再具體一些就更好了。”又如學生習作的結尾寫得不好,可改用引導式的批語:“真可惜,結尾不夠理想,在所學的課文中,有點題式結尾的《一件珍貴的襯衫》,帶哲理展望式的《故鄉》,請你琢磨一下,寫個好結尾。”這種批語既能迎合學生愛聽褒揚的心理,又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