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英語語法教學呼喚啟智性的課堂教學。在日常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采用游戲活動、創設情境等方法進行啟智性教學。
[關鍵詞]英語;教學法;啟智性
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劉道義教授指出,啟智性課堂教學涵蓋以下內容:教學目標明確,步驟邏輯合理,方法靈活有趣,尊重學生主體,全體學生參與,互動合作探究,啟發激活思維,鼓勵想象創新,評價激勵發展。因此,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運用啟智性教學法,采用藝術的方法來啟發、引導學生,傳授語法知識,讓學生不僅能“學得”,更能“習得”。
一、游戲活動引領教學
初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對游戲十分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游戲引出知識,在游戲中運用所學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8A Unit4的教學中,教師開課時就可以通過不同動物的叫聲來讓學生猜動物。在單詞學好后的鞏固環節,還可以通過給出動物的某部分外貌,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搶答動物的名稱。學生們積極性很高,學習興趣盎然,也及時掌握和鞏固了所學內容。
二、創設語境促成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學習語言,形成語感。這一理念同樣可以應用于語法課上。如在9AUnit2 Colour的語法課上講解不定代詞something,anything,nothing,none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free talk 引出這幾個詞,讓學生在語境中感知這幾個詞。
T: I have something in my pocket now.Do you have anything in your pocket now?
S1: No, I don’t have anything in my pocket .
T: You have nothing in your pocket, I see. Thank you. Who can guess what’s in my pocket now?
S2: Some money.
T: No. There was some money in it yesterday. But now there is none left.
在對話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并初步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
三、“任務驅動”實現教學
我們提倡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型教學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討論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語言,即新課程倡導的“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需要的地方設置恰當的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拾級而上,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當然,采用“任務驅動”進行語法教學,一定要在學生了解相關的語法知識后進行。教師設計的任務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之中。
四、聽說讀寫強化語法教學
如今教材的設計以話題為主線, Welcome to the unit 和 Reading中的有些句子就包含了本單元的語法知識。其實在平時的教學中都貫穿了語法教學,所以要求學生進行適當的讀和背是必要的。這里所說的“背”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靈活運用所學語法知識,然后通過聽說訓練將已學的知識再生成新的知識,服務于寫作訓練。聽說讀寫渾然一體,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法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解題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五、電子白板優化語法教學
“一支粉筆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將適量的圖片、聲音和動畫融入到課堂的講解和操練中,形象直觀,使學生身臨其境,能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語法概論。電子白板的書寫、圈畫功能,拖曳排序功能,聚光燈功能等,能使課堂語法點“隨叫隨到”, 書寫標注“隨心而動”,讓課堂持續地充滿活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它使單調無味的語法教學變得生氣盎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責任編輯 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