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前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對新課的講授起到鋪墊、引入的作用。在新課的教學中,恰當合理、引人入勝的課前導入語不僅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給予他們愉悅的心境,便于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從而為傳授新知掃清心理障礙,為本堂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導入語 ;教學;作用
課前導入語是一節課的開端,對新課的講授起到鋪墊、引入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在新課的教學中,恰當合理、引人入勝的課前導入語,不僅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給予他們愉悅的心境,便于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從而為傳授新知掃清心理障礙,為本堂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魏書生說:“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睋{查發現,學生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便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所以,精心設計導入語是教師上好一堂課所必須注意的重要環節。
一、詞曲導入法
在新授課之前,可以播放或吟唱與授課內容相切近的詞曲來創設一種情境,從而激發、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授課的感染力,提高學生聽課時的效果,使其快速地進入教學的氛圍之中。例如,在講授《背影》一課時,筆者走到學生群中,口中唱起:“……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全班同學都凝望著我,入神地聆聽著這深情動人的歌。于是筆者對學生說:歌曲中這飽含深情的詞句充滿了兒女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對一位生身父親最真切的寫照。今天,我們要學一篇文質兼美、詞情并茂的紀實散文,文里刻畫了一位慈祥父親對兒子的拳拳之愛,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p>
二、設疑導入法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币粋€問題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思考,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這種方法一般是從文章的題目上做文章,分析標題含義,引起學習興趣。這種方法,開門見山,簡潔明快,三言兩語就直切正題。例如,在教《生物入侵者》一課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今天我們學的是一篇自讀課文(板書課題和作者),請大家齊讀兩遍課題,揣摩揣摩,這個題目告訴了你什么?”生1:“生物入侵者指的是什么?”生3:“生物是如何入侵的?”生2:“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生4:“我們該如何來預防生物入侵?”然后筆者說:“同學們的提問都非常好,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朗讀一下課文,我想從你會課文中找到所要的答案。”
三、多媒體導入
教學可通過多媒體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樂曲,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例如,上《身邊的化學物質》一課時,在《我多想唱》的歌聲感染下,大屏幕上不斷地展現著科技發展的產物,大自然的美景,熟悉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加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生產是如此緊密,認識到原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現場的氣氛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情感,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們輕松地學習了一節課。
四、由問題導入
布魯納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教師在授課前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想或滲透本課學習目標研究主題。對中學生而言,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水平,也具備一些運用已知求未知的能力。而且,他們還有一股“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勁頭和勇氣。如果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就能就課文內容設計一些相關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并順勢導入新課,效果一定非常好的。
五、由故事、由詩句、諺語、俗語導入
教師往往可用一個新穎而動人的故事或樸素而又喜聞樂見的俗語、諺語、古詩來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和欲望,從而順利導入新課。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課堂伊始我們就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二,這樣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學到知識,既生動活潑,又富有情趣,其樂無窮。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