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必須實現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學生、教師四個要素的組合。網絡與語文結合是一種和諧,是一種互動,教學應讓網絡為語文教學錦上添花。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教學;錦上添花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根植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網絡與語文相融合,更會為語文錦上添花。
一、網絡為語文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1.圍繞課文,提前預習進行網絡瀏覽。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一方面要求其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了解大意;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資源,并作出適當的篩選和整理,以便在集中教學時共享和利用網絡信息。這樣,在初讀課文時廣泛瀏覽網絡資源,既是增加閱讀量,更好地理解課文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能力的良機;教師則及時進行搜索方法的指導,并滲透信息的選擇、信息的處理方法指導。
2.精讀課文,利用網絡擴充課文內容。在集中教學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的每一部分時,既是完成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過程,也是進一步利用和內化網絡資源的過程。我們要根據學習課文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合理運用網絡資源整合教學。多媒體網絡資源集聲、形、色、動態于一體,給人以多感官刺激,極易營造學習情境,加深體驗,使學生在最佳狀態綜合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
3.拓展課文,延伸課堂知識。如何更好地溝通課內與課外,擴大知識量和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還要在這一環節體現出來。我們通過尋找課文拓展閱讀的延伸點,讓學生圍繞某一專題在課后自行上網搜索、瀏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質量。要求學生學會利用網絡交互工具獲取學習資源、協作共享交流、完成學習任務、發布學習成果,提高駕馭網絡課堂的能力。
4.小組分工合作,自主研讀。學生在自主研讀課文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類具體的細節問題,而教師的指導不可能也沒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小組協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補充。一方面,可以讓兩兩相近的三至四人組成固定的學習小組,發揮空間距離短的優勢相互幫助;另一方面,可以發揮網絡通訊技術的優勢聯機協作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解決問題的質量。教師則提供良好的協作學習環境,并適時參與交流,及時進行學習調控和指導。
二、網絡為語文閱讀教學錦上添花
1.利用網絡,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望。利用網絡,有效地收集網絡教育信息資源,以便促進語文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網絡是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適當地運用會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更具吸引力。為了讓學生通過網絡更喜歡語文,教師要加強導向、調控作用,結合畫面形象適時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研讀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2.利用網絡,為閱讀教學排疑解難。在閱讀教學中,利用網絡能夠化靜為動的特點,為課堂教學排疑解難。如在教學《琥珀》一課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根據這塊琥珀進行想象的,體會科學家想象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難點,筆者制作了教學課件。一是圖文聲像加上再現課文內容;二是將琥珀的樣子、遠古時代的環境、蒼蠅和蜘蛛的行動及巧合、松脂球變成化石的經過、發現的過程制成若干個小版塊;三是將事物之間的聯系制成動畫課件,通過點擊課件得到提示和幫助。
三、網絡為師生關系錦上添花
在網絡與語文相融合中,充分運用網絡,恰當地發揮網絡的認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進生生、師生之間進行心的交流,從而使網絡與課文內容形成一個具有生命活力的整體。這種整合了的教學內容,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感情,從而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增進情感體驗,并把課文中生動的語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一切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學生通過研讀課文和網上信息的瀏覽后,對問題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學生獲取的網上信息是從多篇文章中得到的,往往是零散的、沒有規律的,而且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經常會以偏概全。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