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案例中高校圖書館的現狀,可以看出圖書館在平時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此種情況,從加強圖書館利用教育力度、積極推動文獻檢索教育的普及化、強化信息檢索技術的實踐三方面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現狀;利用水平;建議報告
圖書館是文獻資源、信息服務和讀者教育的中心,它是全體師生獲取教學和科研信息情報的資源庫。高校圖書館應該有著濃厚的學習氣氛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廣大學生向往的學習之地。然而,當前有很多高校圖書館在平時的利用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文獻利用不足;學生上圖書館的次數極少;只對諸如閱覽室、流通書庫、電子室、自習室等固定地點感興趣;面對圖書館內龐大的英文報紙、雜志和諸多歷史文獻資料顯得很茫然,更不用說目錄查閱的方法了;對圖書館功能強大的數據庫資源更是置之不理。這種現象與迅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極度不平衡,不僅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極度浪費,對日新月異的科學知識的傳播也非常不利,嚴重影響了大學教育的質量水平。
一、高校圖書館利用的現狀
圖書館的作用是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圖書館中的所有資源是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拓寬知識面,改變知識結構的源泉。然而現實中的圖書館利用現狀卻差強人意。
有人曾對復旦一所高校圖書館的利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調查報告顯示:整體場館的利用率為88.62%,其中電子閱覽室網絡的利用率為83.74%。也就是說,圖書館對于將近12%的學生來說是沒用的,差不多20%的學生沒有把網絡資源利用起來。全國范圍內圖書館的平均利用率實際上還要低于這個值。由此可看出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現狀。
而對于圖書館更為深度的應用,調查數據則更讓人大跌眼鏡。調查結果顯示:借、還書是學生利用圖書館比例最高的,約占18%,而利用電子網絡查找資料的比率只有借、還書的三分之一左右,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科技查尋的比率反而低至0.45%。因此,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的深度迫在眉睫。
二、利用圖書館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滯后,無針對性
對于一般學生而言,如何利用圖書館,圖書館內的分類條目、擺放規律、檢索方法是怎樣的,如何更快地獲取自己所需的文獻資料等都是他們比較茫然的問題。現行的圖書館資源利用在教育方面針對性不強,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沒有設計特定的并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閱讀資料,而且有關信息和信息檢索技術的專題講座也相對匱乏。此外,諸如開展熱點搜索的創意性活動也相對較少。
2.教學方式單一,手段跟不上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利用教育模式主要有:實地考察法、網上瀏覽法、冊式發派法、專欄宣傳法和文檢課教學法五種。其中,實地考察法是通過組織學生到圖書館的借書處、閱覽室、自習室等地方實地參觀,了解圖書的借閱方法、閱覽室的書籍種類以及圖書館的有關規章制度;網上瀏覽法則是通過網站上的網頁介紹圖書館概況、遠程服務、館內導航、讀者信箱等多元化功能;冊式發派法是通過編印《圖書館讀者手冊》或《圖書館讀者指南》分發給學生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方法。手冊內容包括圖書館概況、各部門職能介紹、圖書館的服務項目以及相關規章制度等;專欄宣傳法是在圖書館內設立櫥窗展位和宣傳專欄快速反應館內動態、讀書排行和最新通知的方式。文檢課教學法是通過開設文獻檢索專題講座的方式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檢索系統來檢索有關專業文獻的能力。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除網上介紹法以外,其他的教學方式都以講授為主,信息量大,講授范圍也有限。現在隨著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實際工作中的廣泛應用,各種非紙質出版物也都成了可利用的信息資源。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開展圖書館的利用教育,從而實現獲取信息的方式由傳統化向現代化的轉變。
三、提高高校圖書館利用水平的建議
1.加強圖書館利用教育力度
從知識普及著手,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普及化教育并宣傳高校圖書館在學習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學教育中開設有關圖書館利用的專題講座,讓新生明白設立圖書館的意義,了解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以及利用圖書館的程序、方法和功能等服務項目,引導他們從高中到大學學習方式方法的過渡。
利用豐富的館藏,組織讀書活動,促進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多樣式的活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文化修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和組織能力,使其全面發展,指導他們利用大學圖書館學好專業知識。在許多高校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懂得如何利用圖書館,導致他們畢業離校時交上的借書卡上也看不到借書記錄。這一現象說明,大學生利用圖書館進行學習研究的意識相當缺乏,這與當今信息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馳。這難道還不足以引起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嗎?
2.積極推動文獻檢索教育的普及化
在高等教育中,應當逐步普及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當前很多高校都需要用信息檢索技術來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以便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文獻信息的檢索技術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利用。所以,高校圖書館更應該加強文獻檢索知識的教學,積極開設文獻檢索課程,讓大學生熟練掌握文獻檢索的技術。其中,文獻檢索的課程內容應當包括文獻檢索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常用中外文檢索工具的使用、機檢理論和技巧、情報分析和研究、專科文獻學理論和本專業文獻情況等。高校在大學教育中應當重視學習本身的技能訓練,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大學生熟練掌握各類文獻的查詢方法和各類工具書的使用方法。一個大學生在圖書館里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正常情況下要比在課堂學習上的時間要多好幾倍。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完成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著其他部門無法代替的作用。圖書館在推動文獻檢索教育的普及化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一方面作為圖書館資源的服務者,另一方面又作為圖書館教育的執行者。只有通過普及化,才能讓所有學生都能明白圖書館資源的重要性,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興趣,科學、高效地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知識。這對于高校人才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強化信息檢索技術的實踐
利用圖書館最為關鍵的一環,即信息檢索技術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熟練掌握了信息檢索技術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掌握利用圖書館的方法。信息檢索技術不僅是圖書館利用教育的一部分,更應當融合到新生所學課程中。由于課程不同、檢索目的不同,對應的檢索方法也就不同。因此,在所有課程的學習中,都應當強調利用檢索技術來達到學習效果,而不僅僅局限于教科書。
教育的“三個方向”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大量知識,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素質,才能造就出大批基礎知識扎實、思想積極活躍、勇于開拓創新的人才。因此,通過強化信息檢索技術的實踐,轉變當前高校圖書館利用率低下的局面,大力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睿杰.關于復旦大學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04(3):31-32.
[2]李繼宏.高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研究.情報探索,2005(3):16-18.
[3]孟志德.加強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利用教育.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1,17(3):5-6.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