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學生由接受者變為傳遞者;把無聲的語文變成有聲的語文,讓學生的學習更寬松;把課堂語文還原成生活語文,讓學生學習更有熱情。
關鍵詞:多媒體;主動;生活語文
自去年以來,我校新增加了“班班通”工程,有了“班班通”工程之后,我們在上課時省去了很多查資料的時間,只要把電腦打開,點一下Internet什么都應有盡有。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有它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下面就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學習更輕松。當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還有許多教師對于多媒體操作不夠熟練,他們只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接受者變為傳遞者,同時也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更輕松。
2.變無聲為有聲,讓學生學習更輕松。在語文課上運用多媒體能展現語文課的特點,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在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時,利用課件,讓學生在歌聲中學,在詩歌中學,在感動中學,使學生對語文課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向往。
3.變“課堂語文”為“生活語文”,讓課堂更輕松。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我們打破語文教學的常規,使學生走入生活語文。如,將學生平時的請假條、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有問題的廣告等積累起來,制作成一個專門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印象,改變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學得有意義。真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語文考試和生活閱歷聯系在了一起。
二、多媒體教學的劣勢
雖然多媒體教學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在教學實際中運用多媒體也需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1.在語文課上,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工作。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語文的人文性表現為對文章或文學作品的理解,可以見仁見智,不能只是一味地在多媒體上找答案,這就需要教師在充分研讀課本之后,拿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在使用多媒體時,應該有個合適的度,什么時候當用,什么時候不當用,教師應該心中有數。
2.大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板書。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教學媒體的黑板,仍然是現在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黑板及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可以隨時增刪。多媒體教學中的板書常常是事先設計好的,教師在課堂上突然有了靈感尤其是畫龍點睛的靈感,就無法及時加到電子板書中去。但是教師的板書藝術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教師的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隨之課堂效率也越來越高,真正地發揮了多媒體這一高科技教學手段的作用。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