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探究以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為特征,以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為手段,以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為目標,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案例反思為內容,談了建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一些基本做法。
關鍵詞: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情境教學
如何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促進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教學,這是思想品德教師首先要關注的問題和追求的專業發展目標。筆者經過近年來的思想品德教學實踐研究,認為在思想品德課中實施情境教學,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結合這幾年來的教學教研實踐,談談自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的一些策略以及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反思。
一、用音樂創設情境,讓課堂“活”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僅是培養音樂家,而首先是培養人?!爆F代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也需要音樂,教師在上課時巧妙地引入音樂,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心聲召喚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在歌聲的情境中進入學習角色,增強積極情感。如,在講《男生女生》這一內容時,可播《我是女生》這首歌曲。這首歌曲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他們認識到男女學生的差異性,引發學生對男女學生的認識及其如何交往的需要。通過創設符合學生認知需求和課堂教學實際的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感悟體會教學目標所要達成的知識認知點。同時讓學生美的感受中,愉悅快樂地學習,這樣就會讓思想品德課堂在音樂聲中“活”起來。
二、用漫畫創設情境,讓課堂“樂”起來
漫畫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極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針砭時弊,揚美抑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幽默、詼諧的漫畫設置懸念,讓妙趣橫生的漫畫去吸引學生的注意,能增強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能啟迪學生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易學、樂學、好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漫畫夸張的描述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且學生在開懷一笑的過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思考著、感悟著,最后沉淀為課堂教學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漫畫教學對教材觀點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啟發的作用。
三、用模擬角色創設情境,讓課堂“動”起來
模擬是指讓學生扮演模擬環境中的角色,從事指定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親身體驗、理解、運用知識的一種活動形式?!靶∑愤M課堂”,開展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質的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在執教《男生女生》這堂課中,讓學生以心理醫生或老師的角色對出現以下現象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請你當當小大夫——診斷病情并開出處方”。(1)小強和女生談話時總是臉紅,眼睛不知往哪兒看,手也不知放到哪兒;(2)小華長得較胖,小杰為此經常取笑她是“肥豬”;(3)為了討論下周值周勞動安排,班長(男生)請副班長(女生)中午到小樹林進行討論。在這情境創設下,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踴躍發言,并結合自我觀察認識開出了許多可行性的男生女生交往的技巧。課堂活躍,學生思考深刻,這一環節學生發言達到十余次,把課堂氛圍推向高潮。既調動了學生的自我反思,又激發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生成情境的引申探究。合理恰當的情境創設超出教學預定的目標。學生親身體驗、積極探索、合作學習,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培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四、用經典詩詞創設情境,讓課堂“美”起來
經典詩詞音律和諧,言簡意賅,意境深遠,讀后使人興趣大增。如在講《男生女生》時,用了詩歌《男孩女孩》。
男:女孩是首小詩,蘊涵著無比的溫文爾雅,
女:男孩像塊堅石,大風大浪掠過,石塊兒依存,
男:女孩像顆星星,無際黑暗難掩星光點點;
女:男孩愛一身牛仔裝外出兜風,
男:女孩愛一把花傘雨中散步;
女:男孩把試卷丟一邊大喊輕松快樂,
男:女孩小心翼翼把錯題訂正;
女:男孩愛騎車滿街穿梭顯威風,
男:女孩愛嘰嘰喳喳走馬觀花看鬧市。
男女(合)如今的男孩、女孩呀……各撐半邊天。
簡短的詩文巧妙地男生女生的特征寓于詩詞的欣賞之中,使抽象的哲理變得形象生動,學生也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如,在講授《難報三春暉》這一內容時,讓學生欣賞《母親》這首小詩并思考:在這首詩里體現母親與子女怎樣的親情?
媽媽的腰彎了,
她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
媽媽的眼花了,
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媽媽的皺紋深了,
她把美麗和青春給了我;
媽媽老了,
她把不老的心靈給了我。
這首詩,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看似簡單卻意義深刻,耐人咀嚼,發人深省。彎與直、眼花與明亮、老與不老是怎樣的親情。簡單的一首小詩,既能讓學生加深理解教材內容,又能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五、用實踐活動創設情境,讓課堂延伸開來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書本知識融入社會生活中去,密切聯系學生身邊事例進行分析。在授課的同時,可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自然,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進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知情意行的統一。如,在學習《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時,可讓學生向自己的家人、鄰居去調查訪問,讓學生搜集不同年代人們的著裝的圖片,親自感受不同年代人們的著裝及變化,使他們深切感受到今天我國實行的這一經濟制度帶來的社會變遷,珍惜今天美好生活。因此,學生智力的發展、品德的形成只有通過體驗才能實現,只有在體驗中,學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總之,構建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是多種多樣認識規律、情感、交往的綜合,是能動的藝術性的開展和個性能力的創新。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用敏銳的眼睛及時發現問題,在課堂上勇于探索,我們的課堂就會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課堂教學就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余文森.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