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國家、社會和學校對班主任的教育能力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談了班主任應該具備的教育能力素質。
關鍵詞:預見;信息;應變;管理;社會活動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國家、社會和學校對班主任的教育能力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班主任必須具備以下七種教育能力素質。
一、教育預見能力
班主任要具有三種預見能力。(1)國家在不斷發展,國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因此班主任要結合社會發展對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要有所預見,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標,按照客觀發展的需要造就人才。(2)社會進步了,變得復雜了,班主任要預見學生學習、思想、性格、志趣的發展變化,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育方案,從而有效地教育學生。(3)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預見班集體發展的動向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預防工作。
二、獲取信息能力
獲取、加工、處理和運用信息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一方面,班主任要通過各種渠道吸取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增加班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過班級的動態,捕捉信息,了解學生思想狀態和行為表現,采取有效的手段教育和管理學生。
三、表達能力
班主任具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的能力,它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文字表達和非語言(表情、手勢等)。在表達中要體現邏輯嚴密、富有哲理、形象生動、充滿感情。總之,是讓學生非常容易接受的。
四、教育應變能力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而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那么學生在每天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有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矛盾,從而出現一些突發事情,班主任要在突發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時間內,靈活、巧妙地處理問題,就需要班主任有很強的教育應變能力。當出現偶發事件后,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及時與雙方家長取得聯系;控制當事雙方學生。
五、組織管理能力
班主任在班級的工作中,要做好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因為班級管理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過程。班主任管理班級除自己管理外,還要在班級建立各種機構,要讓班干部參與到管理中來,同時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到管理中來,這需要加強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把班級管得活而不亂,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六、教育環境的控制能力
班級是一個學習的主陣地,班主任要有對教育環境的控制能力。主要體現兩個方面:(1)教室要窗明幾凈,清新怡人,當學生走進教室要有舒適的感覺;(2)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諧、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謙讓。班主任可以通過親力親為,在學生中樹立榜樣,逐漸形成好的教育環境,從而達到撐控教育環境的目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七、社會活動能力
班主任要協調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班主任要積極爭取校外組織的支持和幫助,在學校和家長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起到紐帶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有社會活動能力,把家、校、社會、學生、教師團結起來,形成教育的合力,把班級教育做得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出版,2002-08.
[2]李鎮西.走進心靈:民主教育手記.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柘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