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研究如何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分別從以下方面進行了論述: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引發幼兒興趣;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游戲、操作等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關鍵詞:幼兒;數學活動;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有很濃厚的激情與熱情,就會積極、努力地學習與生活,當然幼兒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幼兒往往對生動的、形象的語言故事及音樂活動等興趣較為濃厚一些,因為多半語言故事都配備有聲情并茂的語音及美麗的圖片,音樂活動則時動時靜,更是能夠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數學與其相對而言,內容沒有那么生動有趣,大多都較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特征和教學實際,創新教學方法,把幼兒學習數學、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談談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方法。
一、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引發幼兒的興趣
1.利用貼近幼兒生活的事物對幼兒進行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時期的幼兒大多對貼近自己生活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幼兒身邊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從而激發他們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如:小班數學教材中有“點數5以內的數”這一活動,我們可以利用幼兒較為熟悉的事物,引導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寶貝,想一想家里有幾個人呢?”這時幼兒就會很感興趣,教師的問題也會得到積極的響應,這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用點數手指的方法數一數家里有幾個人。我們還可以讓幼兒數一數自己身上有幾顆紐扣,讓他們數一數教室里有幾架鋼琴、幾位老師等,比賽看看誰最先數出來,從而激發幼兒參與點數活動的興趣。
2.利用隨處可見的事物對幼兒進行教育,激發其興趣
如,戶外活動時,我們帶領幼兒玩踢球的游戲時,我們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球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見過的東西是圓形的呢?從而引發幼兒對圖形認識活動的興趣,還可以讓幼兒和教師進行比高矮等。
二、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創設情境,就是模擬幼兒生活中熟悉或感興趣的場景,為幼兒創設一個感興趣的學習環境,從而吸引幼兒學習,教學效果好。數學活動中可以創設一些故事情境能幫助幼兒更好地融入到活動中,能夠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我們都知道有很多幼兒對數學計算不感興趣,會覺得沒意思,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故事情境,利用幼兒的正義感,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如,在進行“5以內加法運算”時,我們可以創設解救“白雪公主”的故事情境,將幾道計算題設為幾道關卡,每做對一題就過一關,幾道關過完就可以救出“白雪公主”。這樣幼兒就會把自己融入到“救白雪公主”的情境中,都想當救“白雪公主”的英雄,對游戲都比較感興趣,幼兒就在這樣的情境活動中不知不覺地算出了結果,成功的救出“白雪公主”。
三、通過游戲、操作等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有位著名的教育學家曾說過:“幼兒時期的教學活動主要以游戲為主,生活即是游戲,游戲即是生活。”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善于組織一些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游戲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數學復習課上起來比較枯燥,因為復習課對于幼兒來說失去了新鮮感,同時也沒有了吸引力,但是喜歡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只要我們抓住幼兒這一特點,多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就能夠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在進行“10以內的相鄰數”的復習課當中,我們可以設計搶椅子的游戲,誰搶到椅子了就要說出椅子上數字寶寶的相鄰數,幼兒都想玩搶到椅子的游戲,因此幼兒頓時就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設計一些可操作性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好玩的游戲操作活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講解“7的分解”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砍害蟲的游戲,將自制的7節害蟲貼到黑板上,請幼兒上前分別從第1節處、第2節處、第3節處等處砍開,然后請其他幼兒做記錄,再每人發一個害蟲材料,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砍害蟲活動,從而學習并記錄7的分解。這樣的游戲操作活動能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對自己動手操作及親身體驗的經驗記憶較深刻,當然學得也快樂,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一些。
總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認真努力的鉆研教學,抓住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多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數學活動也會變得非常有趣,這樣就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興趣,參與數學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諸葛劍西.淺談如何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J].華章,2012(16):259.
[2]趙淑坤.在數學活動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3(1):15-16.
作者簡介:沈建萍(1962.10-),女,畢業于南通師范學校,中專學歷,現任教于江蘇省南通市春芽幼兒園,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小教一級。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春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