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男孩危機”是指男生在學業、體質、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齡女生的現象。在學校里“女強男弱”現象越來越明顯,2000年學校六個年級中有5個成績“第一名”是男生,到2012年7月,同樣是按成績排名出來的6個第一中,已許是巧合,只有一個是男生。這當然不是巧合,也不是個案,事實上,男孩危機是全球性和全線性的危機,從小學到大學,從中國到其他國家,男孩危機都日趨嚴重,資料顯示:“我國高校中近三分之二的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為女生,大學男生的學業成績遠遠落后于女生;近十年來,全國高考狀元中男生所占比例已由66.2%下降到39.7%。”男生學業落后乃至失敗無論是對男孩本身還是社會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男孩危機并不僅僅限于學業,男孩在體質、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危機。
關鍵詞:男孩危機;教育模式;學習方式;評價體質
怎樣拯救男孩呢?筆者認為“男孩危機”的出現,它不是社會或人類發展到某一歷史階段的特定產物,它是現行教育體制下出現的不健康的一種教育現象。它的出現是可避免、可糾正的。“拯救男孩”,教育是關鍵,是前提和基礎。
一、產生“男孩危機”的原因
1.男孩的學習方式和現行教育模式是矛盾的
男孩天性好動,動手能力強。但在素質教育的高歌前進中,它只是一個口號,實施的是百分百的應試教育。特別是在實施績效工資后,教育者在利益和名利的驅使下,學生面臨的只有期末參加統考的書本。實踐、活動和體育等恰好是男孩喜歡的課程卻基本上不見蹤影。當然教室內的課表上是有的,不過那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制訂張貼的。因精力旺盛而好動的男孩只能整天整天的坐在教室中。“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讓男孩成了“壞孩子”。
2.缺乏專業的音樂、英語等教師
尤其在農村基本上沒有這些專業教師,即使有,他們也只能教語數。因為教語數的教師都不夠。
3.評價體制不健全
(1)對學生評價光看考試成績;(2)對教師的評價也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尤其是在教師的評價中,每年的評優晉級和績效工資也只看成績。記得在實施“績效工資”前,我們農村小學教師還被稱為“萬金油”,而現在為了“績效工資”,我們真的是專教語數的專業教師了。
4.男孩和女孩天生就在學習能力及智力發育上存在差別
而一樣的教學要求必然讓男孩學習壓力越來越重,而且現在教學基本上已經是幼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男孩更是難以負重。而在農村寄宿制小學“為了安全、為了成績”,學習時間的安排跟中學完全一樣,一至五年級上九節課,畢業班更是多達十一節。
5.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安全所負的責任束縛了活動與實踐等課程的開展,也阻斷了男孩向往的許多童年游戲
在我周圍的教育工作者中,百分百的班主任筆記、安全筆記和會議記錄都逐一列出幾十條學生不能做、不能帶、不能玩、不能開展的活動等等有關安全的要求。一旦違反,可能就是寫檢討書和保證書及請家長。當然,安全是學習的保障,宣傳與要求是必須的。但最終的結果是學生只能成天坐在教室中學習,因為這樣才是最安全的。甚至課間休息時都必須規矩。很多游戲如“陀螺、鐵環”等也在學校消失,更沒有教師自找麻煩組織學生“春游”。而這一切恰恰是男孩喜歡的。
6.男教師太少
男教師的語言、動作和教學管理方式都與女教師不同,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強。
7.家庭教育也是造成“男孩危機”的重要因素
“溺愛”是直接原因,這與“獨生子女”“重男輕女”不無關系。
二、解決方法
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1.從教育體制本身入手
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很多年了,但卻沒有真正得到落實。應該說素質教育與男孩的學習方式是很匹配的。而素質教育的落實應做到:(1)社會、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家長應轉變觀念,正確看待孩子的筆試成績,重視能力的培養;(2)改革大學招生主要看成績這一要求,只有從上而下才可能真正脫離應試教育;(3)增加基層教育中的專業教師,合理搭配,合理安排教學工作;(4)改革教師評價制度,正確理解對待“績效”,制訂科學合理的績效獎懲制度。現行評價體系中一切以學生期末成績為中心,成績好,評價就好,績效就高,評優晉級就快。為了這一切,學生的感受、身心健康與未來也就不重要了。因此,只有真正的素質教育,才可能讓男孩在學習中甩開包袱,讓男孩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方式等與教育模式并軌,創造活力教育。
2.增加男教師比例,關注男孩成長,培養真正的男子漢
3.因性施教和因材施教結合
畢竟男孩更剛性,教師和家長都應注意到男孩的心理健康、性格特點與女孩是不同的。
4.推遲男孩入學年齡
讓同一年級的男女生智力發育基本處于同一階段,培養男孩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改革學生評價機制
男女有別,讓男女生在不同學習領域有各自優勢體現的機會,并得到認可。
總之,“男孩危機”是可糾正、可避免的。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江普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