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課程體系改革的要求下,數學教學側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合作以及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再停留在單純傳授知識的層面上,而是更加關注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教師要創設良性互動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精神,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平衡發展。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應當從封閉形式逐步轉向開放形式,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階段特征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建構
在傳統模式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選擇接受書本知識,無法發揮主動性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這樣的模式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甚至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畏懼。為了實現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有必要反思教學觀念和具體教學方法的弊端,改變不適應素質教育需求的舊模式,創新數學課堂結構。
一、關注啟發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教師要注重引導和啟發式的教學,帶領學生總結某一類型習題的通常解法,鼓勵學生對慣常的思維模式提出質疑。同時,教師要依據學生在知識基礎和知識吸收能力方面的差別,帶領學生對比多種類型的解題方式,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培養靈活的問題解決思路。在適用引導和啟發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時,應當強化發散式的提問方式,重點研究具有多個答案的數學題目,鍛煉發散思維和多元思維。
啟發教學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別,采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探討難度較大的重點題目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構建數學模型,將復雜的問題直觀化,幫助學生發現簡單的解決方式。要強化對于數學問題的分析和邏輯推理思維,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倡導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例如,有這樣一道數學題目:“某班有70名同學,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每天都定時開放健身室和娛樂室。在選擇去健身室的同學中,10%會選擇下次去娛樂室;在選擇去娛樂室的同學中,20%會選擇下次去健身室。問去這兩種娛樂場所的同學數量是否會長期穩定?”這道數學題目難度較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大致思路,并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研究高效的解決途徑。
二、運用先進手段
隨著網絡科技在高中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變得更加豐富。信息技術可以擴充教學內容,打破數學教學時空的局限,拓展學生的視野,并方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和信息。教師應當研究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認知特點,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教學,提升數學課堂的實效。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引進先進的信息科技方法,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作,為每個小組安排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后上網查找所需要的數學知識信息,并總結學習成果,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數學知識的比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幫助他們逐步養成積極探索的好習慣,培育科學精神。
例如,教師在講解與函數曲線有關的習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形式復雜的函數圖形直觀呈現給學生。這樣的方法可以降低數學題目的難度,為學生提供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因此,恰當地運用網絡科技,能夠活躍高中數學課堂氛圍,同時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結合生活
數學是與日常生活結合緊密的科學。高中生的升學和考試壓力很重,教師往往把提高學生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的,片面強調習題和測驗的作用,忽視了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實際上,如果教師能夠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現實聯系起來,學生就能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親切,從而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轉變數學課枯燥無味的局面。
增強數學教學與生活之間聯系的重要途徑,就是引導學生多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將生動的數學案例融進教學環節。例如,教師在講授《概率》一課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中抽獎、購買彩票等實例,深化學生對于概率概念的認識;在講解與拋物線有關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在投籃或打羽毛球時的經歷。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為高中數學課堂增添許多樂趣,消除學生對數學的厭倦心態。
總之,應試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應當被改造,要著手建構一種以學生為主導、鼓勵自主思考、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的教學體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的思維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高中生要擺脫提升成績的思想包袱,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的交流探索過程中。要將數學科目的學習與生活實踐密切聯系,實現提高應用能力的目的。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造,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梁偉志.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9).
[2]伍敏.論“意圖—行動—反思”認識結構與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革新[J].讀寫算:教研版,2012(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武進區三河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