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快速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必修內容。它不僅體現了一名學生的爆發力、反應力和手腳協調用力,還體現了學生在跑中的激情和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因此,50米快速跑被確定為國家對學生健康體質測試的基本項目之一,而且一直是許多地區體育中考的基本考核項目之一。毋庸置疑,50米快速跑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平時教學中,我尤其重視快速跑的輔助練習,多樣而有效的輔助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動作技能。快速跑的成績主要取決于起跑、途中跑和沖刺跑。由于50米距離短,因此起跑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起跑能力,我利用空礦泉水瓶輔助學生進行起跑練習。
一、起跑的反應練習
練習方法:當練習者聽到同伴敲瓶子的聲音,迅速做出擊掌或高抬腿。
練習作用:鍛煉學生的瞬時反應,迅速做出手和腳的動作。主要防止學生的“愣槍”。
二、起跑的快移身體重心練習
練習方法:同伴持瓶在練習者的肩前方半米處,當練習者聽到“跑”的口令后,迅速移重心,用肩觸碰瓶子。
練習作用:提高學生快速移動身體重心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快速起動的位置感。主要糾正學生的重心拖后,造成“二次起跑”。
三、起跑后的擺臂、蹬地練習
練習方法:擺臂:同伴把瓶子拿于練習者的前后擺臂位置,練習者快速擺臂,通過手和肘擊碰瓶子。蹬地:同伴把瓶子放置練習者的半高抬腿位置,練習者快速抬腿,通過大腿面擊碰瓶子。
練習作用:提高學生的擺臂和蹬地能力,幫助學生體驗正確起跑時的擺臂幅度和抬腿高度。主要防止學生起跑時出現多余擺臂動作和蹬地無力現象。
四、擺臂和蹬地的協調用力練習
練習方法:同伴把兩個瓶子分別置于前擺臂和高抬腿位置,練習者通過手和腿交替觸碰不同瓶子。
練習作用:鍛煉學生擺臂和蹬地的協調用力,充分發揮動作效能。主要防止學生不協調或多余動作,造成無謂消耗體能。
五、起跑后慢抬重心練習
練習方法:離練習者起跑10米處,同伴手持瓶子與練習者頭部同高,其余同伴手持瓶子依次降低至練習者的起跑時的頭部高度。練習者練習時,按照瓶子的高度,逐漸抬起身體重心。
練習作用:幫助學生養成逐步抬高身體重心,順利而快速進入途中跑的能力。主要糾正學生過早抬起身體重心,過多消耗體能。
六、反復起跑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距離50米,每隔10米放置一個瓶子,練習者通過連續觸碰瓶子反復體驗起跑。
練習作用:讓練習者體會反復起跑的肢體感覺,強化練習者的起跑動作連貫的本能反應。防止練習者在50米快速跑中受外界或心理影響,導致動作變形。
在短跑起跑教學中,借助礦泉水瓶,除了以上6種主要輔助練習外,我還把瓶子作為接力棒、步點標志物等用途。總之,我利用瓶子在50米快速跑輔助練習中的有效運用,不僅充實了體育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相互協作精神,同時也給體育課堂增添了無窮樂趣。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第28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