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后,播音主持專業發展也越來越成熟,并且成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所進行的各種各樣的調整和完善,播音主持專業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旗幟鮮明的專業。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就經歷了初創期、成型期和成熟期,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專業;發展模式
播音與主持藝術是我國新興的行業,隨著產業的發展,播音主持職業已經成為我們未來就業領域的新熱點和亮點。目前,全國有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超過130所,主要是以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傳媒學院作為領頭的全國播音主持專業院校,現在中國每年能培養出數千名播音主持人才。
一、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發展的現狀
十年前,全國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本科院校就只有北京廣播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現在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許多院校也開展了播音主持專業,尤其是近些年,全國開辦這個專業的院校不斷地增多,已經遍及了全國,根據保守估計,全國每年招生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一萬人,還不包含一些成人教育和遠程教育,所以按照保守估計,現在在校生估計達到了2萬人以上,招生的規模比起十年前足足擴大了十倍。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蓬勃發展的播音主持教育,在繁榮的背后卻存在著隱憂。
二、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方向千差萬別
隨著社會的發展,播音主持專業主要是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播音學、語言文學,同時能夠在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其他相應的部門從事廣播電視播音的節目的復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的專業人才,其就業的方向有影視、大型企事業單位、節目主持、各類慶典主持等。
隨著播音主持這個專業的升溫,中國傳媒大學以及各個省市院校紛紛開設這個專業,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現在社會對播音主持教育的認識也過于簡單,只要會說普通話和容貌端正就可以當主持人,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不僅需要開設課堂講授,而且還需要大量的播音設備、錄像設備,但是大部分學院的教師缺乏媒體的實踐經驗,很難給學生更加專業的示范。
三、建設播音主持專業的相關對策
1.精心挑選,確定培養的對象
既然直播播音主持在能力素質方面要比普通播音主持編輯需要更高的要求,那么電視媒體在選人和培養把關方面,一定要做到寧缺毋濫。首先,在招人環節就需要有意識地進行物色,當播音主持專業或者是播音主持專業里挑選有志于在這個行業而且條件出眾的人選,并進行重點培養。其次,對于多年從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播音主持,不管其是否專修過相關的行業,只要綜合條件許可,都要予以鼓勵,引導他們往這個方向發展。同時,電視媒體還需要建立一個直播播音主持的人才數據庫,對于一些現任和正在培養的直播出鏡的播音主持心里要有數,培養成熟的一批并給予啟用。
2.多管齊下,重點做好培訓工作
通過現場報道可以細分為傳統的現場報道、半現場的報道形式、全現場的報道等出鏡與采訪結合的類別,其中排序越靠后,其操作難度也越大,這對于播音主持的挑戰性也更強。如果新播音主持從傳統現場報道入手則是邯鄲學步,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才能夠輕松駕馭從事全場報道,然后擔任直播播音主持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除了日常訓練,央視從2008年就聯合各省級電視臺發表直播聯盟之后,專門開展幾期播音主持的培養,同時安排一流的專家與央視最優秀的直播播音主持進行授課,收益非常明顯。這種做法值得其他的電視臺進行借鑒。
3.建立播音主持培養中心
所謂的播音主持培養中心制,就是選擇優秀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或者是播音主持擔任直播出鏡的播音主持,從而以他們為中心,加上現場編輯或者是攝影技術人員,從而組建報道的團隊,完成一些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央視在這個方面做得就非常好,曾派人到抗震救災一線進行報道。
總之,準確的語言表達要求播音主持能夠有現場迅速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播音主持在平時多練習口才,而且還需要出口成章,表達利落,用詞恰到好處,傳遞的信息也要準確,而且對于一個播音主持的最基本的方式,它在考驗著播音主持的頭腦是否靈活,反應是否敏捷,除了相關的媒體播音主持需要有良好的筆下功夫。而播音主持更需要的是一種良好的口才,如果由一個口齒含糊不清、說話不清楚的人來做播音主持,往往會讓新聞的傳播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我們平時最常見的不是播音主持詞不達意,而是表述不清楚,能說半句話,而后邊的話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說。
參考文獻:
[1]宋曉陽.播音主持現場報道指南[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11-10.
[2]黃升明.中國區域性廣電媒介的生存與發展[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12-03.
[3]柴燃.消費時代的生活服務類節目研究[D].河南大學,2008.
[4]張國良.新聞媒介與社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松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