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探索物理的第一手段。物理實驗能將抽象的物理現象和規律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大家,讓全體師生全面認識物理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最終遷移知識生成能力,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拓展思路;實驗技能
物理是傳統自然學科之一,實驗是我們探索和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初中階段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研究方法。神奇百變的物理實驗能將抽象的物理現象和規律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給我們,讓我們全面認識物理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為初次接觸物理的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第一觀測材料,進而生成學生的理性認知,矯正其感性推理,豐富了大家的知識的儲存,最終提升實驗技能,達成教學目標。鑒于此,筆者特此總結初中物理教學經驗,對物理實驗的教學意義及培養方式,進行初步討論與探索。
一、激活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興趣是學習和探索的發條。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全部物理實驗所需要的條件、發生的過程以及最終的結果,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嚴謹的實驗態度。就拿最簡單的“摩擦起電”來說,物理就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A.把玻璃棒用絲綢進行摩擦,然后接近紙屑可以觀察到什么情況?B.將橡膠棒用毛皮摩擦后接近紙屑又有什么狀況?C.兩者互相接近有什么現象?大家通過觀察,總結實驗現象得出“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都帶電;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結論。這樣讓學生邊觀察邊學習,不但可以充分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形象展示,拓展學生思路
讀圖是學生重要的實驗技能之一,初中物理教材每個章節都有豐富多彩的演示圖,諸如電路圖、物態圖以及滑輪組裝配圖等,這些圖示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實驗之前對實驗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做到有備無患,最終將圖像成功演化成實驗實踐,從而完成對物理知識生成和發展的探索和知識架構的重組。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分析物理演示圖并能進行科學的判斷和研究。如,在學習“導體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將“右手定則”聯想成“右手拿鐮刀割草”的情形,即:磁力線方向(草)、導體運動方向(鐮刀)、導體產生電流的方向(四指)的關系就更加形象明確,容易記憶了。
總之,讀懂物理演示圖可以協助我們對無法通過直接感知學習的物理過程和物理現象產生清晰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完善和提升實驗能力。
三、培養技能,培養實驗習慣
物理實驗是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物理知識的起點。因此,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的實驗技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每次物理實驗,我們都要嚴謹地指導學生預習實驗原理,學習科學使用相關物理器材,科學讀數、計數和處理實驗結果,并能由實驗過程和現象通過分析和推理探索出正確的結論。譬如,在電學實驗時,我們要注意強調電壓表、電流表的連接特點,尤其是“正”“負”極的正確接線位置,讓學生學會通過歐姆定律估算儀器量程,以免儀表量程太大使測量誤差偏大或者量程太小而燒壞儀表器具。通過物理實驗,學生不僅可以觀察物理過程和物理現象,領悟物理知識,還能完善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學物理,一定要注重實驗技能的培養,一線教師務必將擺脫傳統的照本宣科的理論宣講,一定要注重全面培養學生自主實驗、動手探究的綜合能力上來,切實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孟元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注意點[J].中學教學參考,2011(20).
(作者單位 貴州省關嶺自治縣花江鎮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