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中心平臺,高效課堂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內容。要想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就要先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對學習認知的需要,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式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師花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而能得到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效率和效益。那么,如何才能構建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呢?簡單地說,只需要做兩件事情,尋找課堂“低效”的原因和探索解決的辦法。只有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一、數學課堂“低效”的原因
課堂的教學活動,就是教師教,學生學。課堂教學之所以低效,主要的因素就是這兩方面的不和諧造成的。
1.教師的“教”
數學本身就是數字、公式、概念和圖形的集結,沒有優美的語句,沒有動人的故事,有的只是不斷等待的“求解”和“求證”。而傳統課堂教學又是循規蹈矩、氣氛死板。如,在求證三角形全等的幾何問題上,大多都是一題多解,課上,教師總是滔滔不絕,生怕講述的不夠仔細或是不夠全面,而學生則云里霧里,對知識的掌握一知半解,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加注重的是結果。學生死記硬背公式定理和機械的數學題海練習成為數學課堂的主要形式。學生沒有對數學的認知、感受、思考和探究的機會。不僅各項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發展,課堂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了。
2.學生的“學”
初中生大都依賴性比較強,而且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上課學習被動,不專心也不肯動腦,下課缺乏監督,更是不復習,作業也做得馬虎。而教師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見識到更多類型的題,了解更多的解法,課下的題山題海自是避免不了。而對于一些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就會造成負擔重,耗時多,又不見效果。這樣難免會使學生對數學反感而產生厭學的情緒,最后破罐子破摔。
二、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
1.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墨守成規,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教師應該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學識淵博,師德高尚的教師往往格外受學生的敬愛。而數學公式、數字、圖形也會因為教師的知識修養和教學經驗的修飾,不再那么單調。另一方面是更新教育觀念。只有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才不會走岔路,離題千里;才不會走彎路,事倍功半。因此,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理念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2.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管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最終都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主的學習。初中數學又分為幾何和函數,不同內容有著它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特點,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講授一些產生和形成過程比較復雜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時,學生很難通過教師單純的講理解透徹,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應用圖像和文字,讓學生一目了然;講授立體感較強幾何圖形時,我們利用模型教學,形象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理解和學習。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難的抵觸心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構建數學的高效課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不斷的思考、探究。以學生為本,以實現高效課堂為宗旨,“教”與“學”,相輔相成,才能形成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林.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效益[J].數理化學習,2008.
[2]李水鳳.構建初中高效課堂淺談[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25).
(作者單位 江西省橫峰縣青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