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淡化傳統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素質教育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自由思考;空間自由;交流空間;自由自主;學習空間
新課程改革以來,要求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創設自由的空間,放飛學生的思想和個性。以下是本人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自由學習的幾點體會,僅供參考。
一、放飛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只有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才能體現其創造力的發展,創新的萌芽。學生有了自己的空間思考問題,才會嘗試新的學習方法,換位思考,才能提出質疑,從而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此外,還要鼓勵發表個人見解,培養自主探究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獨立思考和判斷,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要被別人的觀點左右,這對學生探究意識的鞏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教學《稱象》時,有位教師根據設計的教學方案完成課文講解后提問學生:“你們感覺曹沖是不是很聰明?”有個學生回答說:“我覺得他不夠聰明,為什么不用人來代替石頭呢?人上船后等船沉到畫線位置,讓人自己上岸,然后再稱人,豈不比稱石頭要方便得多?”從這件事上我們看出,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探究思維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究意識就能逐漸形成和不斷增強。
二、通過小組合作給學生自由交流的空間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能夠增加學生的交流合作,給學生更多的自由交流空間,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這也符合學生自己掌握的知識總會想跟別人交流一下,以便有新的見解與認知的規律的意識,因此,教師必須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間,這個平臺應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探討,以求得認識的深化。例如,鼓勵學生合作預習,并做好預習筆記。教師應該將本課所教內容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組成小組討論,根據預習要求提前學習課文知識,找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并做好預習筆記,小組成員經過討論解決相對較為簡單的問題,將無法合作完成的問題整理成組內筆記,并拿到課堂上進行質疑。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交流合作,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有的放矢地聽教師講課,有助于他們快速掌握知識重點,解決知識難點。再以課文《番茄太陽》的教學為例,我們可以設計幾個闖關環節,要求各學習小組以闖關的形式開展學習,并告訴他們,要想闖關成功,各小組成員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然后再進行組員間的合作與交流,認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進行嘗試。他們讀課文的時候非常專注和用心,都讀出了各自的感受,并深深沉浸在語言所塑造的美妙意境之中。各小組成員之間精誠配合,闖關熱情高漲,個性得到了張揚,整個課堂呈現出一種輕松愉悅的積極氛圍,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也學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把擂臺引入課堂,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的積極性自然非常高。
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空間
我們一直提倡學生自主,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空間,淡化傳統的教授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其實,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行動思維活躍,樂于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思考,邊玩邊創新。而創新教育的課堂,就必須是動態的、充滿樂趣的,就應該成為學生釋放天性的自由空間。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除了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促使其自主學習外,還要多給他們留下一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真正讓小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有位教師在教《云房子》一課時,學生初讀課文后,讓愛做手工的就用紙折“云房子”;喜歡繪畫的就動筆畫“云房子”;愛玩積木的就動手拼“云房子”……還可以幾個人合作,用自己的身體搭建“云房子”。學生全體參與,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造”出來的“云房子”真是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教師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再讓學生夸一夸自己造的“云房子”,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夸自己的“云房子”漂亮的,有夸自己的“云房子”造得多的,更多的則是把“云房子”想象成他們喜愛的動物、植物、建筑物……教師還趁熱打鐵地讓學生戴上小鳥頭飾,你到我的“云房子”里來做客,我到你的“云房子”里去玩耍。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在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放飛學生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素質教育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陳法國.自由課堂,放飛夢想:“4+1”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A,2011(1).
(作者單位 江西省寧都縣梅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