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與實踐,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作文;能力;寫作興趣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動力,當學生對作文有了興趣以后,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作了。學生愿意表現自己,更愿意接受教師的肯定、表揚、鼓勵,我抓住了學生的這一心理因素,激發其寫作熱情。在每天晨讀時利用一點時間,請5~6名學生讀一讀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日記,聽的學生至少要找出一處優點,給予點評,并使全體學生都有這個機會,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寫了一句好話,也要給予肯定。這樣,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會成為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
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作文做鋪墊
我從多方面入手,如,周一的背誦、周三的新聞發布會、周五的故事會,還有每節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訓練,雖然時間不長,但堅持下來也會達到集腋成裘之效。在訓練中,做到了以下幾點:全班學生無一例外地輪流參與;由學生自己主持;有簡要的評價,特別對較差的學生給予鼓勵。學生基本上兩周輪說一次。
三、堅持經常寫日記
學生在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沒什么可寫,二是不愿意寫。針對這一情況,我首先堅持每天寫日記,并找時間把自己的日記讀給學生。學生出于對教師的敬慕,非常愿意聽教師寫的日記。我的日記內容廣泛,這樣對學生潛移默化中起到了兩個向導作用:一是日記內容無所不包,二是堅持寫日記好處頗多。教師的行為帶動了學生,使學生對寫日記產生了興趣,躍躍欲試,并能在日記中直抒情懷,為寫作夯實了基礎。學生會寫之后,一周2~3篇,不拘形式,但要求內容真實、新鮮。平時檢查也以“真實新鮮”為標準。這樣能促使學生在平時做到留心觀察,養成寫作的良好習慣,為作文積累材料。
四、通過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作與讀書是密不可分的。因為閱讀不僅能提供可以借鑒的范文,還為作文訓練提供了廣闊的智力背景。我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讀寫結合,高效地發揮了課外書的功能,讓它更全面地為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服務。閱讀時,每個學生都有讀書筆記,學生可以搜集優美的句段、名言警句,可以抄錄全文,也可寫出讀書心得。點滴的積累,就是永恒的收獲。學生閱讀文章時,遇到自己喜歡的,就把它背下來。把他們想記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描寫外貌的、描寫場景的、描寫心情的等等,形成相似塊,儲存在大腦中,待要寫作文時,再進行合理匹配。這樣,就能使學生筆下生輝。
五、修改是寫好作文的保證
“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的目的是使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因此,對小學生來說,修改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作文批改上也把權力還給了學生,采用師生集體批改的方法。在作文課上,挑選有代表性的作文輪流朗讀,其他學生仔細聽,然后進行評議,并提出修改建議。有時采取小組評改的方法,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由組長主持批改作文。學生在作文課上積極活躍,都爭先恐后地發言,學生參與進來了,就會動腦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的修改就有了門路,學生對別人的習作能提出問題,提出修改建議,對自己的作文自然也能做到這一點了。
實踐證明,作文是一種思想和文字的綜合訓練,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注意指導學生閱讀大量課外讀物、積累語言、認真觀察生活,培養寫作興趣,啟發他們大膽想象,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步步登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樹木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