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個語文教師,當聽到學生說自己最喜歡的學科是語文時,你是不是有一種幸福感和成就感。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呢?現就多年的語文教學生涯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學生;師愛;語文課
一、用師愛去感悟學生
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可能教育好學生。我們應該堅信: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師,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師愛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生難免會出現過失或錯誤。我堅信:只要我們用博大的愛心去教育學生,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愛老師,愛語文。
二、要讓學生喜歡語文老師
要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你這個語文老師,因為學生喜歡語文老師,他才會對語文課感興趣,才會喜歡上語文課。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受學生喜歡的語文老師呢?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對生活、對作品有深刻甚至是獨到的理解;二是表述語言的生動、幽默。前一條是就課的內容來說的,如果教師只會簡單機械地重復教科書和教參的內容,那么學生聽我們的課,和我們聽那些領導念秘書寫的發言稿有什么兩樣?既然如此,還不如讓學生自學。后一條是就課的形式來說的。雖然現在提倡各式各樣的教學法,但都離不開老師的講。語文課不完全像數學那樣,光靠嚴密的邏輯、清晰的條理就可以聚焦學生的注意力,還需要加上幽默一條。
三、教師要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人常說:字如其人,“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完全相同的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總之,為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于發現和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
四、要善于運用激勵性教學原則
激勵的形式很多,比如口頭表揚、分數激勵等。恰當地運用激勵性教學原則,將使學生產生無限的求知欲,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潑的狀態。在教學中應多用榜樣激勵和競賽激勵。我在單元復習時就善于運用這種方法,先將單元知識進行梳理歸納,通過幻燈片,以猜謎、填空、簡答、成語接龍等題型,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參賽,實行優勝組加操行分的辦法,由于問題多、符合學生實際,所以學生參與積極性非常高,達到了寓教于樂的境界。
五、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他們更喜歡上語文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圍繞學生的“學”來確定教師的“教”,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應盡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在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一種愉悅的課堂環境。
1.以生活促學習
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生活情趣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學生說出他們的一些童年趣事來引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在課堂教學中還可利用他們的感受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思維會更活躍,求知欲也會更強。
2.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現代教育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君臨一切,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容器,他們相互啟發,既是師生,更是朋友。另外,在教學中要多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說自己的想法。在回答問題時,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信心飽滿地學好語文
教師應以“教會學生學習”為目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才會成為課堂的參與者,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還要給予學生一些點撥和啟發,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不是簡單地告訴他們結論,而是指點他們學習的門徑,同時讓學生相互合作,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在成就感的鼓舞下學習。教師還要在閱讀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如圈點、摘抄要點、制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同時培養學生勤查工具書的習慣。我們在課內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把課本當作學習的范例,然后運用到課外的閱讀中去,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讓學生愛上語文并非難事。只要語文教師善于用情感開啟學生的心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會他們學習方法,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喜歡上語文課的。
參考文獻:
張英.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定邊縣磚井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