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外作業是小學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趣味性為出發點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師應如何設計有效的英語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趣味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我結合教學實踐將課后作業作了一些趣味性的設計:
一、表演式的作業
英語作業中都有背誦課文或單詞的作業。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他們普遍會比較厭煩或者無法背誦。這時,我們不妨換換形式。例如,學完“Is this your skirt?”這一單元后,我讓學生課后自由組合小組,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等人物,并在課堂上表演出來。學生在完成這個作業時不僅鍛煉了口語,而且在表演中自然運用了語言。
二、錄音、視屏式的作業
在英語教學中都有布置學生課后聽讀錄音的作業。但是一味地讓學生重復聽、讀,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較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時,我們可以變換方式。例如,在上“At a farm”這一單元時,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上課時,利用多媒體將學生自編自演的chant及幾組學生在家錄好的錄音展示給其他同學,全班進行評比。這類作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英語的語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收集周邊事物信息式的作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更為強烈。”因此,在設計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周邊事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在兩周安排一次的匯報課上,讓學生將生活中找到的英文縮寫或是某個月的節日風俗說一說等。
四、合作式的作業——編輯手抄報
手抄報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把教學推向深入,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語言的空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每學完一個單元,我就鼓勵學生圍繞該單元的知識點分組編寫英語報。小組之間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寫的英語報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以英語報為載體展示出來,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分析歸納所學內容,溫故知新,使學生在愉悅的體驗中進行學習。
因此,作為教師,要跟上時代的召喚,要時刻為學生著想,真正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通過設計高效、有趣味性的課外作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感受及表達方法,讓課外作業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心靈之橋。
參考文獻:
張志遠,高云智.兒童英語教學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08.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城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