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才會引起情感共鳴。做為小學生,左右他們學習興趣的不是理智,而是情感。他喜歡哪位老師就愛學習哪一科。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關鍵詞:關注;情感體驗;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學效率
常言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這句話就很直接地折射出,人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才會引起他人的情感共鳴。作為小學生,左右他學習興趣的不是理智,而是情感,他喜歡哪位老師就愛學習哪一科。下面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情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粗淺認識。
一、走進學生心靈,激發積極情感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和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方的情感因素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學生學習的情境需要教師來創設,學習的情感需要教師來調動和感染,只有教師對所教學科有興趣才會真正感染到學生。著名學者波利亞認為,教師的首要金科玉律是“對自己的課程有興趣”,作為教師,他應做到愛自己的職業、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愛自己的學生。要有效地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教師只有通過自己內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學生。在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將自己對學科執著追求的精神、熱忱和感受帶給他們,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師生情感交流,產生共鳴,這是達到有效學習和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關注情感體驗,給予積極鼓勵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教學是師生雙方圍繞教學內容所發生的一種特殊的情感交流活動,可以看作是情感力量和認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動力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表現,及時消除不良的情緒,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同時,為學生的一生負責,為他們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1.積極鼓勵,注重情感體驗
2.千方百計,注入情感活力
3.愛心互動,注重情感交流
三、積極的情感,是師生和諧發展的不竭動力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學氣氛的基礎,是克服各種教學障礙、保證教學成功的關鍵。更是師生和諧發展的不竭動力。師生情感交融的關鍵是教師要施愛于學生。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將愛浸入學生的心田,將積極的情感帶入課堂,觸動他們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引起師生間情感的共振,形成互移互動的“情感場”。教與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是教師與學生圍繞著教材進行對話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動態的對話,這種對話的內容包括知識、信息、情感、態度等各個方面,教師與學生在合作中探索、求知,實現課堂中師生間的互動,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教師要注意掌握好批評和表揚的分寸,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另外,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之余,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力爭做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能發現他們最近發展區,能激發他們樂意聽教師的話,愿意與教師合作完成學習內容。正如古人所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就是情感的力量使然。
總之,積極的情感因素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還能夠促進教師潛心研究、精心歸納教學策略,逐漸提升課堂教學品位與效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課堂教學實效性,還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可以促進教師潛心研究,在享受著工作快樂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專業內涵。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