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課堂教學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是每一位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嘗試的,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闡述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就是營造自由、和諧、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獲取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而數學教育是注重思維活動的教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的學習數學,是當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下面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談幾點看法。
一、建立真正的創新教育理念
實施創新教育,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真正的創新教育理念,所備的課程要與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適應,要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著想。
備課時要做到:教學目的、練習設置等要體現創新的思想,教學方法能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符合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規律,教學過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合作學習的理念。
上課時要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與變化,善于發現學生創造的小火花,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欲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每一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樹立遠大目標,激發學習動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中外數學家、科學家的故事,還可以講一些和學生同齡的人在數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并讓每個學生知道,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只是后天努力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只要努力自己的價值就是無限,因此從小就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
三、培養學習興趣,開發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主要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過程越開放,思維就越活躍,思維發展也就越充分。可是,學習畢竟不同于玩耍,學習要動腦筋、細心、認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但難就難在少數學生身上,他們投入的熱情并沒有教師期望的那樣高,因此要想方設法調動起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創設創新情境,用故事、游戲導入新課,精練地講授并提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設教學情境有多種做法:動手操作、制造懸念、實物觀察、電教媒體展示、新舊知識間矛盾沖突、問題解決的方法。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先回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并有意滲透轉化的思想,然后教師讓大家想一想誰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比一比誰的方法最新穎、獨特、有創造性。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創新,邊思考、邊討論、邊操作,得出了多種推導方法。
同時,要積極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創新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創新、樂于創新。做到三個允許:允許學生熱烈討論;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做“小老師”,上講臺進行講解。還要鼓勵不舉手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即使不準確,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
四、引導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筆嘗試、動口表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自己去發現規律,變學習過程為探索創新的過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發揮小組群體的活動功能,使學生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鑒,善于合作,集智取長,協作創新,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比如,教學“兩位數退位減法”時,例題26-7=( ),擺小棒,小組討論,交流后說出以下方法:
①26-7=( ) 10-7=3 3+6=9 10+9=19
②26-7=( ) 16-7=9 9+10=19
③26-7=( ) 26-10+3=19
④26-7=( ) 26-6-1=19
最后總結出(2)(3)的計算比較簡潔。
這樣,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而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就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使學生共享創新思維的樂趣,逐步形成一種努力創新的好習慣。
五、發展求異思維,提倡一題多解
鞏固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途徑。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別出心裁”的解題方法,教師一旦發現,要及時記錄下來,然后重點講評,表揚他們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在求同思維的基礎上,大膽求異,探索新的解題思路。如,學習了補充條件或問題,再解答后,有位學生這樣解答“校園有23棵柳樹,17棵楊樹___?”
①柳樹比楊樹多多少棵?23-17=6(棵)
②楊樹比柳樹少多少棵?23-17=6(棵)
③楊樹和柳樹一共多少棵?23+17=40(棵)
顯然這位學生熟練的掌握了多種方法。
講評作業時我表揚他不滿足一種方法的解答,善于思考不同解題方法,號召其他學生學習這位學生好學的精神。結果就有學生在解答“教室圖書角有192本圖書,___,現在有多少本圖書?”
①借出去54本,192-54=138(本)
②又買來30本,192+30=222(本)
我又及時表揚了這些學生,這樣久而久之,激發了學生創新的興趣。
總之,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思索實踐,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涼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