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致使眾多高中英語教師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方法,從而保證高中英語學習與時俱進,而不是故步自封。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下的外研版英語,在該種版本的教材基礎上,分析研究了新時代的教學模式,辯證看待既有實效性又有時代性的高中英語教學方法。
關鍵詞:教學實踐;英語;教學模式
近年來,全國許多省份進行了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版本,外研版是其中之一。這次課程改革意義重大深遠,同時這次課程改革在教學目標、課程結構和教學方式方法上,比以往都有巨大的變化。
一、高中外研版英語教學內容
外研版教材在價值取向方面主要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的發展三個方面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將會從人的發展開始,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實現課程價值的融合。
經過改版后的外研版英語教材,更加符合國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更加適應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對英語人才的培養需要,其內容的新整合與編排,使得英語學習和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與掌握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從而更進一步的完善新課程目標的基本方向和具體任務。高中外研版英語教材更加體現高中階段教育的時代性、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
通過改革的外研版教材在內容上更加富有時代氣息,增加了當下流行的事物和新詞匯,并且運用了大量真實的事例和材料,以便讓學生感受時代的脈搏,獲得新的知識。
二、新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許多新鮮教學模式的誕生,如,學案導學、互動交流、小組展示、點撥釋疑、小結評價等,全面優化了英語教學過程,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1.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實際是在傳統的預習方法上加以優化。學生預習是在教師的要求下在課前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教師則主要是根據當前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學習目的和學習的重難點,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一定的策略指導。在自學過程中,學生應該養成勤于做筆記的好習慣,有不會的地方應該記錄在案,在課堂的點撥釋疑環節進行解決,從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2.互動交流和小組展示
交流是學習的另外一種方式。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下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小組學習和交流互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這個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首先是小組內的交流,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后,學生可以針對彼此的導學成果進行交流,也可以對自己不甚明確的部分進行意見交換。小組間的交流能有效促進小組成員對問題各個方面的理解,能夠了解其他學生的思路和思考方式,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其次就是全班交流,這一部分要先選取小組代表,針對本小組內各個方面的學習情況、交流情況、合作情況進行總結和展示。最后是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3.點撥釋疑
點撥釋疑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課堂上的交流過程中的答疑環節,二是課后的答疑和思考。課前的導學和預習會積累一些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也不是小組間的討論就能解決的,甚至在討論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其他的一些問題。很多時候,這些問題的解決依賴教師的解答,或者學生的自我檢測和深究。因此,課堂的問答在很大程度上能解決一定量的問題,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因此課后的答疑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如今科技的發展為解決問題提供了許多渠道,多媒體、互聯網的應用都是很好的渠道。
4.小結反思
每一課的學習都會有收獲,因此在每一課的學習之后,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一份學習報告,學習的主要內容、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期望的方向以及教學方式的反饋都應該在學習報告中有所體現。同時,這份學習報告應該及時返還給教師批閱,使得教師對此課的學習情況有大致的了解,同時也看到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社會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英語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第一語言。在經濟浪潮中,全國各地早已掀起了一股英語熱,而新課改的實施又為英語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保證英語的時代性和時效性,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加以實踐、改善。希望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新策略的實施下,學生科學課程的學習進入一個新的軌道,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道俊.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巴西]保羅·弗羅雷.被壓迫者教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1.
[3]鐘子巖.英語教學.開明書店,1938.
[4]張慶松.英語學習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安市華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