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因其學科特點,思維嚴謹、邏輯性強、數學語言簡單明了、缺乏生動性,所以很多高中生怕上數學課,那如何讓數學課變得生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成了高中數學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因為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吸引到數學這門學科里來,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鉆研,遠比課堂多講幾道題目,或是逼迫學生多做幾份試卷效果好得多。學生怕上數學課,一方面是數學的特點使然,另一方面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也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注重課前精心預設,使數學課擺脫枯燥。
關鍵詞:課堂教學;預設;數學課堂
一、加大備課思考為課堂預設啟航
二、彈性的教學目標為課堂預設保航
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預設不能簡單局限為規劃教學進度,這樣不但忽視了數學課堂的生成性,而且在教學進度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容易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的預設需要彈性的教學目標。“彈性”是指以學生掌握程度為原則,學生掌握得好,可以適當加快教學進度,學生掌握得不牢,甚至很吃力,那就要放慢教學進度。“彈性”就是要求教師以開放的視野設計出靈活、動態的學案。哪怕備課時準備的教案再周密細致、再完美,仍應該以學生為主體。
在講授“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時,我根據課程標準將第一課時定位用五點法畫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通過觀察圖象了解、探究A、ω、φ三個參數對于圖象變換的影響。在備課過程中設計了三個探究活動,并精心準備了PPT,希望通過互動讓學生樂于學習。但在講授過程中發現學生對y=sin(x+φ)如何變為y=sin(ωx+φ)時感覺很困惑,當學生感覺困惑時,學習的激情也就燃燒起來了,這時的學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在備課中已經考慮到學生的認識水平,專門就這塊難點做了準備,雖然還沒有完成既定計劃,我果斷將學習活動進行整合,并主動讓學生到臺前唱“主角”,通過質疑和交流,使動態生成的資源達到共享的效果,幫助學生走出困惑。
三、合理的出口為課堂預設導航
四、適當“留白”為課堂預設領航
蘇霍姆林斯基說:“用一生準備一節課。”足見課前預設的重要。人們常說“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我們教師要找準知識的生長點,選準教學的重難點,把握學生思維的發散點,根據以往教學經驗中的注意點來預設各種問題情境和練習。長此以往,我們就一定能培養出有個性、有思想的學生,我們的數學課也一定會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