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校違紀學生的思想工作已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重視的問題。雖然從總體說,違紀人數只占很小一部分,但違紀事件在校內和社會上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不可低估。違紀學生思想工作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有一定規律可循,但工作狀態都是動態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除掌握工作對象特點外,自身必須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善于與學生談話,善手讓學生接受正確的觀點與道理,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關鍵詞:高校違紀學生;心態分析;違紀分析
高校違紀學生的思想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其實際工作意義而言,它不僅影響違紀學生違紀后的行為規范,而且對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年級的整體工作都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將分析違紀學生的心態類型、行為特點及原因以及我們的工作方法。
一、學生違紀類型及違紀心態
1.意識型
主要分為政治意識型與道德意識型。政治意識型主要指學生偏離社會主義大學的培養目標,違反了學校的政治紀律所受到的校紀處分。例如,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極少數學生因參與活動而受到一定的校紀處分。一般說來,政治意識型違紀學生在各校所占比例較少。道德意識型主要指學生違反了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而受到校紀處分。如,偷竊行為、男女生同居等等。這類學生為數不多,但行為本身具有一定的潛在性、隱蔽性、奇異性。以偷竊現象分析:現階段大學校園內的自行車、宿舍內個人小型物品、錢、飯卡等丟失現象屢屢出現。少數學生反映這樣一種奇怪的心理現象,即我的東西被別人拿走了,我拿別人的東西這不叫偷。這種典型的報復心理使少數大學生,拋棄了大學生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范,個人主義的利己思想急劇膨脹,因而從日常不以為然的小事開始,最終走向違紀甚至犯罪的道路。當然,有偷竊行為的學生還有尋求刺激、追求享樂、講究闊氣等內在心理動因,這里不一一分析。
2.投機型
主要指學生在學習中投機取巧,抄作業,考試舞弊而受到的校紀處分。
這類違紀學生在受處分學生中所占比例較大,范圍也較廣。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較為明顯。
一種是平時不認真學習,臨考前抄作業,在投機心理支配下考試舞弊;第二種是少數內傾型性格的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跟不上或其他原因,懼怕考試成績不好而傷害面子,在僥幸心理和焦慮心理支配下考試舞弊;第三種是礙于同學關系而幫助別人舞弊。
3.沖突型
主要指學生參與吵架、打架等沖突行為而受到的校紀處分。這類違紀學生的違紀具有突發性、反復性、情緒性等特點。突發性:常常是不分時間、場合、地點、不分事情起因大小,瞬間產生沖突。反復性:常常為某一件沖突性事件,因處理方式不同而反復發生,甚至擴大事態。情緒性:是在沖突事件過程中,情感的因素常常占有支配性地位,道德性、理智性等心理因素被忽略。例如,2013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兩名學生因瑣事發生口角,其中一名學生被刺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沖突型違紀事件中有一種心理現象應引起注意,即在打架行為開始的一瞬間,學生個體情緒的瞬間爆發達到最高峰,這種情緒的瞬間爆發是心理學中的情緒助長作用。當學生之間發生糾紛時,學生的情緒變化從和緩的開端逐漸地演變為強烈的仇恨,形成一種所謂的“意結現象”,此時,他人對自己的憤怒表示,都會引起一種報復的心理沖動,從而導致情緒瞬間爆發,產生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就要求我們對沖突行為型違紀學生,一要強化其心理控制能力的培養,二要強化學生道德素質和道德修養的教育。
4.反常規型
主要指違反學校常規管理條例而受到的校紀處分。例如,因曠課違反學校考勤條例而受到的校紀處分,這類違紀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學生曠課一般有三種常見現象,(1)不經請假擅自離校而曠課。(2)有意曠課,有意曠課原因很多,其中有些學生因對課程講授有看法而有意不聽課,導致曠課等等。(3)懶惰曠課。這類學生往往是學習上的差生較多,由于學習落后,又懶于學習,形成曠課的惡性循環。又如,違反宿舍管理規定,損壞公物,打麻將賭博,酗酒滋事等等。這類學生違紀的偶發性、環境性特征比較明顯,一些平常尚能注意遵守校紀校規的學生也容易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違反校紀受到處分。
二、學生違紀行為特點
1.違紀行為往往因學生個性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說來,違紀現象在外傾型性格特征的學生中多,尤其是沖突型現象。根據心理學理論知道,外傾型學生的心理活動往往傾向于外部,他們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易受刺激,易興奮,易沖動。每當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道理時,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內部心理失去平衡,并會較快地產生沖擊性行為,導致違紀結果的產生。另一方面,違紀現象在內傾型性格特征的學生中少。這是因為內傾型學生的心理活動往往傾向于內部,感情深沉,處理事情經常反復思考,待人接物比較小心謹慎,因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遵章守紀,違紀現象少。但當個人利益與組織紀律相矛盾時,也會在失調的心理狀態下產生違紀事件。
2.違紀行為往往在學習成績差等學困學生中偏多
有一種循環現象常常使我們的工作遇到一定的困難,即一些學生貪圖享樂怕吃苦,學習態度不認真,導致學習成績差;學習上產生厭惡、消極態度,致使學生成績更差。這種循環現象使一些學生轉變為差生,在外在消極因素的影響下,較多地出現曠課、滋事、考試舞弊等違紀現象。有時對這些學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收效小,阻力大,令人頭痛。
3.違紀數量往往因外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年級由于年級風氣不同,學生違紀次數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學校,由于各自內部管理方式不同,也會出現這一特點。
三、學生違紀原因分析
1.從違紀學生的道德素質看
現階段一些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習慣、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因素處于低層次水平,學生個體的道德素質與大學生稱號不相符合,導致反常性道德行為產生。大學生道德素質下降,從客觀方面說,中學階段,一些學校為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形成不完全教育,使中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念未達到應有水平。進入大學后,一些自我調控能力差的學生,由于沒有健全的道德價值體系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能及時地建立新的行為動機和目標導向,在思想上就容易缺乏進取心,貪圖安樂,放松學習,一定的時間周期后,則容易產生違紀行為。
2.從違紀學生的心理素質看
投機心理、僥幸心理、焦慮心理、報復心理、情緒助長作用等等都是誘發各種類型違紀行為產生的心理因素,這在前面已作了一些分析。
3.從違紀學生的違紀起因看
現階段學生非正式群體中的消極因素往往大于積極因素。一些學生為了非正式群體成員的利益,講哥們義氣,有時違紀目的非常明確,但也在所不惜地參加違紀。非正式群體中的消極特征誘導了學生違紀。
4.從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看
現階段高校學生思想工作,由于各方面原因往往是應付性教育多,防范性教育少。當然,由于學生違紀行為的自身特點,使防范性、預測性工作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這方面工作削弱,一些學生容易產生學校管不了的錯覺,自我調控和自我約束能力就下降,導致一些可以避免而未去避免的違紀事件產生,使學生違紀數量增加。
四、教師的工作方法
上面討論了違紀學生的類型、行為特點和違紀原因,那么,教師該如何進一步開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呢?
我認為,對違紀學生工作的主要原則是認識教育從嚴,校紀處理從寬;事前教育細致,事后談話啟發,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1.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重在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外在學習環境
所謂共性教育,就是學校除了政治理論教育、形勢教育,法制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等之外,道德實踐教育應強化,逐步縮短現階段客觀存在的政治理論教育內容高與學生個人道德素質水平低的距離,幫助學生從思想到行為,真正理解社會道德規范內容,并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個性教育就是要深入學生,細致工作,善于讓學生講心里話,講真話,及時發現共同點,及時做好工作。通過各種教育活動,樹立優良校風、學風。在良好的外在環境下,使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學習和健康有益的活動上,減少違紀事件。
2.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談話方式,重在給違紀學生以充分的信任感,使他們能夠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一般說來,對內傾型性格的學生個別談話時宜采用“和風細雨”式的談話方式;對外傾型性格學生則應根據情況將“和風細雨”式與“暴風驟雨”式兩種談話方式靈活運用。不論任何方式,談話者與被談話者之間都應先溝通,尋求談話共同點,后曉之以理,講明利害關系,讓學生心悅誠服地認清違紀性質及違紀后果,在心目中自覺地進行自我規范,防止違紀事件發生。
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重在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角色轉換
當學生產生違紀行為后,一般都產生害怕讓家長知道校紀處理的心理感受。這時,應巧妙地運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根據不同心態類型的學生,有時與家庭取得聯系,有時暫緩與家庭聯系,有時要求學生自己與家庭聯系等。通過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教育,使學生既從內心憎恨違紀角色行為,又建立新的角色期望和需求,實現自我角色轉換,爭當優秀學生。
4.“黃牌警告”式教育與校紀處分相結合,重在讓學生受教育于違紀行為之前
現行的學生行政處分決定必須存入學生檔案。種種規定使學生違紀后一般都產生后悔和懼怕心理,擔心影響就業及將來的工作前途。一部分學生長期背思想包袱,影響學習,也有一部分學生因此自暴自棄,重新參加違紀事情。采用“黃牌警告”式教育就是在學生違紀現象未達到行政處分條例時,對其違紀動向進行“黃牌警告”,督促學生中止違紀意向。當“黃牌警告”超過一定程度后,學生繼續違紀,則根據處分條例進行處理。這種方式如能妥善運用,對違紀學生本人及其他學生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違紀學生思想工作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有一定規律可循,但工作狀態都是動態的。這就要求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除掌握工作對象特點外,自身必須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善于與學生談話,善于讓學生接受正確的觀點與道理,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許慶書.淺談對高校違紀學生的教育與管理[J].中國高教研究,2001(5).
[2]陳建華.關于違紀學生處理和教育引導的實踐與思考[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鄧輝煌.高校違紀學生的特點及思想轉化[J].職業航空,2006(21).
[4]王燕芳.淺談高校違紀學生的教育模式與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作者簡介:
汪穎,1986年出生,女,江蘇連云港人。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輔導員。2011年畢業于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現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
(作者單位 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