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書會對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效果產生不可估量的推進作用,更會促進全校師生健康快速地發展。以內蒙古自治區區級課題“創建小學書香校園的實踐研究”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讀書;思想品德;書香校園規律
習近平主席指出:“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的機會。”多年來,在課上,我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思想品德學科教師,在課余,致力于“培育讀書文化,創建書香校園”的工作實踐。
一、供應適切書源
我們通過圖書“三進”:進樓層、進班級、進寢室,從根本上解決了書源問題。分別在教學樓樓道、班級和宿舍放置開放書架,將圖書室的圖書篩選后,配發到開放書架中,建立流動圖書漂流點,全校師生均可自由借閱。還通過多種渠道擴充書源,爭取愛心人士捐贈,開展全校師生捐書。另外,針對低年級拼音讀物數量不足,種類單一的實際情況,倡導一二年級學生家長多為孩子購買涉及面較廣的拼音讀物,表彰各項活動優秀或進步的學生也以學生喜歡的書籍作為獎品,等等,真正做到了書源適切,好書唾手可得,讓學校成為“書香之家”。
二、持續深入實踐
多年來,我們以“創建小學書香校園的實踐研究”為課題,探究“任務+管理+評價”讀書運行模式,體現為“四課一節一評”的落實。四課指上好閱讀感悟交流課、讀書方法匯報課、讀物選擇推薦課、讀書積累展示課;一節指開展讀書節系列活動:讀書漂流,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驗收,圖文集評比,班級圖書角設計等;一評指每學期開展一屆“書香班級”“書香少年”評比。現已初步形成“年—月—周—日”全覆蓋閉環式讀書活動運行機制。即年有讀書節,貫穿學年始終;月有匯報課,四種課型每月一節;周有讀書日,每周的周三和周四下午各有一節課的學生全員自主閱讀;日有交流時,每日語文課前三分鐘讀書感悟口語訓練。工作開展一項,評價一項,且評價標準不斷完善。經過持續實踐,動態管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文明程度都有了明顯提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進行分層文化浸潤、規范評價環節等,為實現小學書香校園打好基礎。
書香致遠,桃李芬芳。讀書文化作為師生厚積薄發的強大支撐,必將成為學生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基石。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王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