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任教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以來,一直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從關注學生發展入手,堅持開展“輕負高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策略研究,不斷總結得失,及時修正教學行為,傾注滿腔熱情,獲得點滴收獲。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指導;預設;反思
目前輕負高效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條高速公路,只有起點,卻沒有終點。然而,輕負高效卻是教學工作者的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其他所指的“輕負”其具體的意義就是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及由此帶來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其所謂“高效”是指較高的教學質量和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然而,如何完成輕負擔高質量地的教學任務呢?教育是社會的產物,也就必須與社會現實相適應。學校升學率大幅提升,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如何讓學生實現身心和諧、共同發展是教育工作者所神往的,同時也是受教育者所期待的。
一、引入新課建構定義并結合例題初步理解
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活動的課題為《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教師首先從買糖果這個生活中的實例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接著建構定義并結合例題初步理解,然后深入研究,探究性質,最后回歸引例,歸納小結,提煉升華。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自然清晰。新課程背景下所倡導的教與學并重的教學理念,知識點的過渡自然合理,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同時又超越了教材。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初中數學的課程定位是什么,比如,這節課是以嚴格的邏輯推理為主還是以統計的思想為重點突出。為進一步提升教學的課程領導力及教學研究水平,促進學校間的互動交流及教學管理智慧的分享,增強管理者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提升區域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對大量鮮活的數學教學做了深刻的詮釋,很多觀點引發了諸多教師的思考。
二、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學生年齡比較小,對平時常見的事物、現象不留意觀察,因此認識也很籠統模糊,多媒體教學則能把生活中常見的或不易觀察到的事物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指導學生細致的觀察,從中發現問題,揭示現象或規律。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過渡,在提高初中生學習興趣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借助多媒體展示“日出”的動畫圖片,讓學生猜想、想象太陽升起的過程與地平線的三種位置關系,從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將多媒體引入課堂,其輔助作用會事倍功半倍。所以,每一門功課的教學都要緊扣時代脈搏。而此時,多媒體教學就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一改傳統的教師講解、模型演示、教師和學生交談、學生練習教學方式為采用聲音、圖片、圖像等多媒體的組合方式輔助教學,使教學方式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的功效,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新課導入”階段,多媒體的介入,效果更為明顯。
三、加強學業反饋反思
“愛滿天下”是教師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人生格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于人有益,牛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辦學心愿;“教人求真”,使學生“學做真人”是神圣的使命;只有心中充滿愛,才能真正做到用愛去教導學生。愛是教師手中不可離開須臾片刻的魔方,產生魔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師的一個手勢、表情、眼神都是無聲的教育和示范。有時教師一個慈祥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會在學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漣漪。教師的愛就體現在對每一個學生無微不致的關懷上。特別對于學困生,我們更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心態。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生學的法子。目前學生的學習障礙不僅僅是學生的資源。
學生的學習障礙不僅是學生的資源,還是我們從事教學研究的精妙個案和巨大財富,更是改進教學工作的參照系,促使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形成自我反思意識和自我監控能力。我特別注意反饋信息的分析,定時批閱學生的“錯題集”,并且摘記下典型的錯誤,多方面診斷學習障礙,并且提出多種最優化矯治方案。在復習課上,對癥下藥選編典型例題,以達到最佳矯治效果。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我和學生共同操作,先把一張正方形紙片對折,再用剪刀沿著折痕剪下一角,然后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的圖形。教師在操作過程中要邊示范邊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是否得當,如,對折后的圖形就是不能完全重合,然而可以很自然地說明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特點。
由此可見,教師只有指導好教學細節,才能確保結論的可靠性,進而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藝術化,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都應該研究的課題。減負增效從課堂開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只有課堂教學優質化,提高教學效率,才能給學生騰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動活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學金.優化數學問題培養學習能力: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0.
[2]茹敬琦,邢艷.淺談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中增強對學習數學的心理需求[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3]王曉俊.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德化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