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學校對學生學業成就歸因(Imputatio)探討逐步重視。結合國際先進的心理學教育理念,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總結出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成就歸因的特點以及自己的思考,期望拋磚引玉,對中職教師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幼師學生;學業成就;歸因;啟示
一、問題的存在及分析
現有學校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學業成就評價體系還不夠科學和健全,基本上還是沿襲著以考試為主要手段的評價方法。中職學生在考試評價中始終處于失利和弱勢地位,習慣了被定義和被否定。這些也影響了他們后續的行為和學業成就。筆者多年從事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通過多年跟蹤和深入調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本文將結合對幼師學生成就歸因特點的調查分析,談談自己的體會和見解,以期拋磚引玉,與有志者交流學習。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
1.理論基礎
美國心理學家維納(B.weiner)三維歸因理論。
2.調查對象
選取本校二年級幼師學生共69人(全部女生)。
3.調查方法
本文主要是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維納的歸因分類模式作為研究的基礎的,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編制了《成敗歸因調查問卷》,當學生期中考試后,利用此問卷進行調查。此次調查一共發放了69份問卷,并全部收回,有效問卷是68份。該問卷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組成:(1)讓學生對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進行成敗的判斷。(2)要求學生對自己期中考試成敗的原因進行判斷,在問卷中包括以下12個具體的原因:①能力差異;②努力程度;③任務難度;④學習興趣;⑤學習習慣;⑥學習基礎;⑦學習方法;⑧身心狀況;⑨師生關系;⑩學習難度;{11}運氣好壞;{12}他人幫助。這12個原因都要分別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為五個不同程度的級別,分別由五分到一分,最后統計分數,如果某一原因的分數很高,則說明這一原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的影響越大。(3)讓學生對自己在期末考試的成敗進行預測。
4.調查結果
(1)學生判斷學業成敗情況(表1)
(2)學業成敗的歸因情況
從期中考試中學生成功原因的歸納可以得到,排在最前面的5個原因分別是:考題容易、學習內容簡單、教學水平、努力程度以及臨場發揮。從這5個原因我們可以發現,成功者更愿意將成功的原因總結為那些外部的、不穩定的原因。
而從期中考試中失敗學生的歸因來看,失敗原因的前五位分別是:學習興趣、考題太難、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從這五種原因我們可以發現,失敗學生更愿意將失敗的原因歸納為那些內部的、穩定的原因。
(3)學生的成敗預期情況(表2)
三、對教育教學的啟示
1.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自我歸因
學生的個性特點、成就動機水平、經驗等方面均存在差異,自身歸納原因的特點也有不同,從而使得同一結果在不同學生面前,歸因是不相同的。一些學生往往將失敗的原因歸納為考題太難或者運氣不好等客觀原因,這也導致了學生無法正視自我。有的學生習慣將失敗歸咎于自身能力太差,這會使學生自身的自卑感不斷加強,從而使自信心不斷下降,即使獲得了成功,學生也無法從中得到應有的喜悅。造成上述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己對自身的能力和環境并沒有充分了解,很容易受到自身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那些錯誤歸因的出現。但是,對于教師而言,不管是正確或者錯誤的歸因對于教師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業上的教育,還應該幫助學生不斷地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逐步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進而實現對各種事物客觀全面的分析能力,最終幫助學生養成一種堅持不懈、不驕不躁的良好心理素質,同時這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教師應該及時幫助學生找到成敗的真正原因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能力和性格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教師才能夠正確掌握學生取得成績的高低,從而得到自己對學生成敗的歸因。比方說那些能力一般但取得的成就較大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歸因為努力,對那些非常聰明且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可以歸因為能力等。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成敗的真正原因,才可以在學習上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并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改進,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自身學習的成功。
3.教師要教會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
歸因過程也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有的學生將失敗看做是自己的責任,這種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而有的學生則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能力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這種學生往往處于一種消極的心態下。習慣追求成功的學生通常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即使面對失敗,也不會將自己的能力作為失敗的原因,而是將自身是否努力作為失敗的主要原因。而那些經常逃避失敗的學生在面對問題或困難時,通常缺乏自信心,往往將失敗歸結為自身能力以及運氣等方面的原因,這樣會使學生在面對成功的機會時,沒有勇氣去大膽地嘗試,這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樹立起成敗與否與自己的努力有著直接的聯系,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堅定信念。
4.教師的反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
學生在對自己成敗進行歸因時,并不一定完全以分數的高低作為基本依據,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的反饋也是一種重要的依據。教師的言行會對學生的自我成敗歸因產生巨大的影響,進一步對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對未來成功的認識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學習反饋的鼓勵或者批評都會成為學生進行成敗歸因的重要依據。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教師將自己對學生失敗的憤怒情緒表現給學生時,將會對學生自我歸因的線索產生較大的作用,學生會從教師表現出的情緒感受到自己失敗的信息。學生在完成自我歸因后,就會在內心中形成一種心理預期,如果預期自己會取得成功,那么學生將會不斷努力地去追求成功,如果預期自己會失敗,那么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就會不自覺地選擇退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自身的行為和對學生的態度,這二者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應該盡量利用鼓勵、幫助、支持的方式來建立起自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動機。
5.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她們從中獲得成功體驗是幼師專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查中不難發現學生缺少的正是學習的興趣。我們的幼師生處于中職教育的階段,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有的學生非常厭惡學習,并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老師和家長也將成績差的原因歸結為學生能力差、腦子笨等原因,這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養成一種將失敗歸結為能力差的習慣,最后形成一種不思進取的思想。實際上,學生能力并不差,只是缺少學習的興趣,缺乏必要的鼓勵和成功的喜悅。作為教師應該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正確評價自己的學生,要善于從學生的學業成敗中發現自己教學的長處和存在的問題,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應該多鼓勵、少指責,多理解、少處罰,多幫助、少訓斥,多賞識、少批評,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這才是教育與教學的重點和目的。
參考文獻:
[1]姜金偉,姚梅林.學業自我概念對技工學生學校投入的影響:群體內部認同的中介作用.心理發展與教育,2011(01).
[2]邵光華,顧冷沅.中學教師教學反思現狀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教師教育研究,2010(03).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