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一學生正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轉向以抽象思維為主的過渡時期,根據生物學課程特點和實際上課情況,針對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就如何進行初一學生生物教學進行探索,提出了建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興趣;動手創新能力;多媒體
一、前言
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一生物教材把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把已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在這種情況下,對如何進行我校初一學生生物教學進行探索,具有積極意義。
二、我校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與策略建議
(一)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1.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思想不夠重視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大部分的生物教師自身教育思想比較落后、保守,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很關注。初中生物教學的特殊性造成了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當特別強調生物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份額。生物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但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并沒有重視生物實驗,由于思想不夠重視,怕麻煩,有條件做的生物實驗都不想做。特別在我們非重點中學,這種思想很普遍。
2.教學模式僵化
我校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大多是“一言堂”現象,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情況下比較傾向于自己講解,要求學生聽自己講解,教學模式靈活性非常低,教師在此類模式下進行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質量沒有得到保障。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沒有相應的自主權,給學生自身學習積極性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致使大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學生在學習中負擔非常沉重,此類落后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學習質量提高造成明顯的阻礙。從長遠來看,如果教師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將會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下降,如果無法培養學生一種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在今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必然會遭到淘汰。
3.生物在升學考試中所占比分不重,學生、家長和學校不夠重視
從2011年6月開始,我市就決定將初二結業的生物和地理兩科的成績分別按30%直接計入中考成績,這對學生學習生物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它在升學考試中所占比分不重,因此,學生、家長和學校還是不重視。表現在:學生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主,晚上基本沒有時間學習生物學,白天也只有一周安排2節生物課,導致很多學生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學校的設備設施不足,又嚴重影響生物實驗課的上課效果。例如,我在上“練習使用顯微鏡”一節時,學生分組要2人一臺顯微鏡(有條件的要求每人一臺顯微鏡),并且有些顯微鏡根本用不了,只能用來觀看,這就嚴重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學的策略建議
1.提升新課內容的導入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開端就是新課的導入,當新舊知識聯系較緊密時,通過復習舊知識來導入新課是常用的一種方法。采用提升新課內容的導入法,通過此類途徑開展教學,不但能夠鞏固原有的知識,同時能夠推動新知識和原有的知識建立緊密聯系,調動的學生自身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此外,還要精心設計導入的內容。例如,我上《血液循環》一節的時候,在講新課內容前,首先復習心臟結構的有關知識,然后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某人的左大腿受傷了,醫生在他的左臀部打一支青霉素針劑,那么藥物是怎么到達左大腿傷口的?讓學生展開討論,很多學生認為藥物是直接由左臀部到達左大腿傷口的,因為它們的距離很近,其實,藥物到達傷口要經過“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導入本課,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加強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也是一門有實用性的課程,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生物教師要對課本中能夠開展的探究活動盡最大限度地開展,充分讓每一個學生動手操作。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合理地借助各種途徑來調動學生的自身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探究活動。教師一定要特別強調開展生物課堂調控工作,讓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自主性、獨立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結束之后,讓每一個學生做出反思。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自身的整體能力及綜合素質,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手動創新能力。
3.強化多媒體與傳統課堂的結合
多媒體教學的確具有直觀、高效等優點,可以極大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學生引入嶄新的教學環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展示大量的內容。不過假如沒有控制好度,那么未必達到教學預期。通過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把探究指導中非常關鍵的講解、互動談話、提問等原有教育手段統統刪除,往往造成惡劣的后果,造成學生整體能力削弱。正像“蒸騰作用”教育過程中,先要將探究性思維當成關鍵方向,通過具體問題慢慢地對學生進行指引,通過部分探究實驗開展分析,不過部分教師制作了相應的課件,把規模龐大的信息灌輸到學生頭腦中,盡管課堂師生“一問一答”非常“繁忙”,但都是在大屏幕的“直觀啟發”下不假思索回答出來的,學生究竟理解了多少?學到多少?誰都回答不出來。尤其是教案中列出的“發展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目標完全落了空。因此,要把多媒體與傳統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
4.學校要重視
學校要重視兩方面的工作:(1)完善設備設施。因為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要上好生物課,就必須開展一些生物實驗,所以學校要完善一些基本的設備設施。例如,學校要配備基本的生物實驗室,基本的生物儀器如顯微鏡、放大鏡,基本的藥品、試劑,基本的生物模型、掛圖等等。只有這樣,生物教師才能夠順利地開展各種生物實驗。另外,生物課程每周要安排3個課時,才能夠保證有時間按新課標的要求完成教學內容。(2)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可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改變教師落后、保守的教學觀念,達到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目的。“走出去”就是指到其他學校學習,例如,我校今年5月26日,由學校校長帶隊,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九江鎮九江中學學習。“請進來”就是請一些專家到我們學校講課。
三、結論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式營造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用靈活、適用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信。當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渴望時,學生就會帶著快樂在教師的引領下去揭開生命的奧秘,感受自然的神奇和魅力,生物學科教學的目的和意義也就自然達到了。
參考文獻:
[1]李其柱.《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的特點和對教學的啟示[J].生物學教學,2011(07).
[2]李臣之.課程開發呼喚校本教師進修[J].課程·教材·教法,2001(05).
[3]劉恩山.改革生物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初中生物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特點[J].學科教育,2011(04).
(作者單位 廣東省云浮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