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十多年了,在這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很有興趣,后來學習的內容逐漸復雜了,學習中遇到困難了,他們的興趣和信心就減弱了,有的學生甚至喪失了學英語的信心。喪失學習英語信心的學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記不住單詞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這些學生往往不會拼讀單詞,更不會根據讀音拼讀規則拼背單詞,他們記單詞只是背單詞的字母順序,而不是記單詞的發音,所以常常記不住單詞或者記住了也忘記得快。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獲得自學能力。而教學好語音,對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會語音的聽讀對于正確拼讀和記憶生詞大有幫助,可以達到培養并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抓好小學英語語音的啟蒙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通過讀音記拼單詞,通過拼寫單詞鞏固讀音。下面是我在語音教學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掌握字母讀音
英語字母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對以后的教學效果影響很大。在教學26個字母時,我打亂教材編排的順序,根據教學的需要,把字母教學放在前五個單元教完。在教學時,我很重視語音的啟蒙訓練,我先范讀,然后讓學生模仿,每教一個字母我都要求學生拼讀,輔音字母的發音比較簡單,學生學得輕松也記得快,如p[pi:],t[ti:],d[di:]等含有[i:]的字母。但要注意不要把它們的發音和漢語拼音混淆起來。對一些較難發的音,除了讓學生看口型模仿外,還要告訴學生發這個音的發音器官部位,如看口型的f,v等,講發音部位的l,m,n等。在教學字母的過程中,我不斷讓學生模仿拼讀并結含有相同音素的字母,如b,c,d,e,g,p,t,v,z是一類;a,h,j,k是一類;f,l,m,n,s,x是一類。另外,我還讓學生說出什么字母發這個音,或者說出這個字母發什么音。學生掌握了字母的讀音和拼讀,為以后學習單詞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滲透了音標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獲得自學能力。
二、根據讀音記詞
現在的小學牛津小學英語教材淡化了音標教學,雖然從4A教材開始有了語音教學,但并沒有系統歸納,且自始至終沒有提到音標,只強調了音標的發音,對它的“形”沒有做強調。我在教學中發現,掌握了音標拼讀能力的學生在學習上往往事半功倍。
英語單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往往是不一致的。一個字母在不同的單詞里常常有各種讀法,這主要取決于這個字母在單詞中和相鄰字母的結合關系。比如,字母i在bike和like兩個詞中讀作[аi],這是重讀開音節與相對開音節i的讀音;在big和lift中讀作[i],這是重讀閉音節i的讀音。當然,這些音節的讀音知識點不會作為重點講,只是一帶而過,這里強調的是讀音規則,字母在不同單詞里的發音是有規可循的,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讀音規律歸納。
在教學新單詞的時候,我通常結合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教cow時讓學生回想how,now等單詞,知道字母組合ow讀[аu],自學此單詞,然后再叫他們讀幾個含有這個讀音規則的詞,如wow,brown等,在實踐中運用這條規則,以后遇到此字母組合學生就能舉一反三了。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先不講讀音規則,出示幾個含有這個讀音規則的單詞后,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讀,學生再自己讀,感悟其中的音素,然后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這個讀音規則。如good,look,book等,先讓學生自己讀,問他們oo發什么音,這樣學生就知道oo字母組合讀[u]這個規律了。
三、拆分拼讀單詞
學生學會了26個字母的拼讀,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拼讀單詞,還要能夠根據讀音聯想讀音規則。如card,我先范讀幾遍,學生模仿讀幾遍。然后放慢速度讀出[kɑ:d],學生注意聽這個詞是由幾個音構成,問學生[k]是什么字母的音,[d]是什么字母的音,并指出這里的[ɑ:]是字母ar的讀音,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拼讀出[k]-[ɑ:]-[d][kɑ:d]。學習完card后,再教park,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單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說出相同字母組合ar發[ɑ:],再問學生p,k分別發什么音,最后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讀出單詞[p]-[ɑ:]-[k][pɑ:k]。在教學單詞時,我盡可能地把一些音、形有某些近似之處的詞聯系起來進行教學。有時也讓學生對比著學,根據音聯想讀音規則或者相應的字母。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逐漸養成正確拼記單詞的方法,聽到一個單詞的讀音就能按音拆分拼讀;看到一個單詞,能夠聯想可能對應的字母讀音,就能讀出這個單詞。
以上我談的都是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有的做法跟許多新理論、新教法相比,也許顯得有點老套,但我發現單詞的教授速度明顯快了,學生背單詞也不如以往吃力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自然流利了,仔細聽起來還真有英美人士的語音語調了。這份成就給了我無比的動力,也讓學生對學習英語更具自信,更有興趣了。
(作者單位 江蘇省姜堰市里華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