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黃金階段。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發現,因忽視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策略不當而影響幼兒語言發展。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幼兒將來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影響幼兒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交往日趨頻繁的現代社會,良好的語言能力更是使幼兒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出發,結合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思考對策,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影響因素;教學策略
5~6歲是大班幼兒的年齡段,在這個階段中,幼兒的身心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屬于鞏固和繼續發展期,他們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斷增強,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隨之得到發展。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得更愛說話,感情逐漸豐富,有較強的自主獨立意識,喜歡各類自由活動。在大班幼兒語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結合其語言發展特點進行引導教育才能更好地促進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
一、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分析
幼兒對語言符號的學習是被動而不完整的過程。在語言交際環境中,當幼兒有交往需要時,他們才會去探索記憶中需要使用到的詞匯或句子,常識性地進行表述,而這也是生活中常常聽到幼兒說錯話的原因。也由此可見,當幼兒需要表達而又缺乏必要的詞匯或語法時,交往就可能被中斷。因此,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促進幼兒的正常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大班幼兒語言發展來看,首先大班幼兒的語言更具有個性特點。這在幼兒日常交往活動模仿語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選擇性和變通性就可見。應該說,幼兒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他們甚至能說出看過一兩次的動畫片中的語言,甚至會跟著學習,但這個過程中大班幼兒又會創造性地使用所學到的語言。如,幼兒接受了“如果”這一詞匯后,在生活中就會常常說“如果我怎么樣?老師要怎么樣?”等句子。其次,大班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還表現出了一定的綜合能力。眾所周知,語言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表示水果一類的詞語。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習語言的形式,同時也在揣摩語言所表達的含義。當他們理解了某些語言所代表的含義后,就會試著“以此類推”。如,告訴他們香蕉、蘋果是水果后,他們就會問,“梨是水果嗎?”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幼兒在綜合語言的過程。最后,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還表現出了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逐漸學會積累詞匯。幼兒在一歲左右開始開口說話,而此時只能簡單地說出如“媽媽”一類的簡單詞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大班幼兒開始更加獨立地探索語言的應用并學著積累語言。這時幼兒在語言學習方面表現出較強的欲望,表達能力逐漸發展,如教師向幼兒講述一個故事后,幼兒就開始學著去重復,甚至補充一些新的情節,增加一些新的詞匯。
二、影響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分析
掌握幼兒語言發展規律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但在幼兒語言發展過程中,社會因素、成人的觀念和對幼兒的態度都會成為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直接因素。因此,正確分析這些影響因素,發揮積極影響因素的作用,減少不良因素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就社會因素而言,因幼兒生活于社會中,他們的語言環境不同,所受到的影響也就自然不同。如一個孩子從來沒有見過大熊貓,也沒有聽說過大熊貓,他也就無法學會大熊貓這一詞語,如果一個孩子去過動物園,見過大熊貓,那么,他對“大熊貓”這一詞匯也就會有個更深刻的體會。同理,一個在菜市場長大的孩子更多會受菜市場的環境所影響,而一個在科學院長大的孩子自然會受科學家的影響。故而,社會環境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在日常生活中,因成人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使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而認為生活中的口語不太重要,于是在對幼兒的教育中就更加關注書面語的培養忽視口語能力的培養,這就自然讓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趨向于“書面化”,口語能力較差。這還受我國教育體制所影響,因我國教育所采用的是應試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要通過書面語言來作答,于是口語能力就不高。在幼兒的語言發展過程中,家長或教師的態度對幼兒的語言發展起到了直接的影響作用。在教學中不難發現,一些幼兒出現表達錯誤后,如果遭到教師的批評,幼兒便不再喜歡去嘗試表達,而如果教師能先鼓勵,然后再引導,結果幼兒不斷能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還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樣,有的幼兒因生活在較為開放的家庭中,喜歡和家長交流,有什么想法也喜歡表達出來,而有的幼兒則生活在較為封閉的家庭中,受家長的態度影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差。
三、提高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分析
從對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探究中不難發現,要提高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環境是關鍵因素。因此,在大班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幼兒創設表達的語言環境,要讓幼兒多方面接觸語言,如,教學中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看圖書、講故事、對話、朗讀等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各類語言,在活動中學習并應用語言,從而豐富幼兒的語言知識面,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大班幼兒喜歡展現自我的特點,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幼兒創設表演的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語言的應用。尤其要將游戲和表演活動結合起來。因為此類活動不僅符合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還能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語言經驗。如,在學習動物詞匯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戴上有動物圖標的帽子,然后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小動物,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動物的名稱,結果發現,幼兒對此類詞語的掌握速度更快。同時,在表演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于是,活動中幼兒就會嘗試用各種語言去表達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語言得到更好的應用。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知識的工具。在大班語言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尊重幼兒的語言發展規律,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敢說、愿說、會說,有針對性、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為幼兒創設自由表達、交流的語言環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家芳.淺析幼兒園大班語言實踐活動教學設計:以《秋的暢想》為例[J].教師:上,2011(4).
[2]張璇.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的一些體會[J].考試周刊,2012(22).
[3]周燕軍.淺談幼兒園大班語言課堂教學的開放生成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1(19).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