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閱讀習慣應從小學生抓起。通過對小學生閱讀狀況分階段循序漸近式的探析,使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習慣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養(yǎng)閱讀習慣要從小學生抓起,當你的學生愛上閱讀,他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他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工作,我就思考如何讓身處小學階段的學生都熱愛閱讀并且養(yǎng)成習慣,我想這是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那么閱讀是為了什么?我認為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可以給他們打拼的勇氣和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它還有助于積累詞匯,提高寫作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語文課程說白了就是讀書,離不開讀各種各樣的書,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變。”因此,我們要廣泛地閱讀,讓自己的心靈與書籍真心交流,從而使我們可以從書籍中汲取思想精華和營養(yǎng),豐富我們的生活,涵養(yǎng)我們的心靈。那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做到閱讀的積累,習作的提高呢?
一、低年級我是小小播報員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除了要將課堂常規(guī)灌輸訓練以外,如何做到開啟他們的閱讀心門呢?大多數(shù)教過低年級的老師總有一種感覺,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夠好又或者是口語表達感覺不錯,但是轉化為書面表達就不夠理想。針對這樣的狀況,如何讓更多的學生有鍛煉、有提高呢?那就需要依據(jù)年段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培養(yǎng)。
一年級我初步計劃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開展“我是小小播報員”的活動,每天讓一個學生從兩個方面播報。比如,今天幾月幾號星期幾,天氣狀況;然后背誦積累的古詩或者兒歌,當然這是循序漸進的。先從口頭表達開始,簡單說說,讓學生做到大膽地說,有條理地說。可以要求他這樣說: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天氣狀況怎么樣?我給大家背誦的古詩的題目是《××××》。其實我想通過這樣的形式要求學生說話有條理的同時注意古詩的閱讀和積累,通過一個學年的訓練使學生都能敢于、樂于大膽的表達,這也符合低年級寫話的要求。當然評價機制一定要跟上,如,獎勵小獎品或者是老師的擁抱等。
進入二年級“我是播報員”可以改頭換面了,更改為接力寫話。小學生總是懷揣著一種既好奇又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新鮮的事物,播報員的改頭換面,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年級的學生是進入寫話的萌芽階段,對待先前學校知識的學習,由不懂事、不會,慢慢地變?yōu)檫m應,開始進入一種理想的學習習慣中,逐步地適應學習環(huán)境,并伴隨著年級的增長在循序漸進中不斷成長。具體措施可以以養(yǎng)成教育已經(jīng)形成、確立了良好學習習慣為前提,先由組員討論確定小組名稱。如,水果組或者動物組等等,制作小組標志或者是口號,成員共用一個本子一人一天,內容可以是老師定的主題。如,成語等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成語故事,了解成語故事的背景這其實也是一種閱讀。至于評價,周末推薦一個學生朗讀分享,評選最佳的小組,教師制作小組評比欄及時評價。有了二年級的積累,相信經(jīng)過一年的團隊訓練,學生的閱讀量會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成語故事的積累更應該有一定的突破!
二、中年級我是班級日志員
進入三年級,學生的寫話就叫做習作,那是習作的開始階段,我們可以考慮將小組鼓勵寫作的形式變?yōu)榘嗉売涗洷荆粋€記錄本一人一天,記錄班級的點點滴滴要求學生關注班級以及他人或者是你所閱讀的童話故事。同時可以在班隊會上與大家分享,班主任可以結合班級的日常管理進行德育和習作技巧的點評!我相信這樣會幫助學生度過習作初始的困難時期,讓他們閱讀做到有話說、有事說并且說得真實有效。課堂上學會認真的學習,還有習慣的逐步培養(yǎng),會讓每一位學生都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會造就出對知識不同程度掌握的情況,老師才能實現(xiàn)“對癥下藥”,重點、準確地進行學習指導。在語文知識學習上,實際這是積累語文習作素材的最好訓練時機。當然,進入四年級后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很成熟,應該學會懂得關注一些社會新聞事件,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有閱讀報紙的習慣,每周記錄一次,其實這相當于以前我們的周記,只不過要記錄新聞事實而已!同樣在周五或者周一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來探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點評,即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和習作技巧的指導。
三、高年級我是快樂閱讀家
進入五年級,我認為學生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和深層次的感悟與理解。如,隨筆和散文的閱讀可以一周積累一次。此時學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來積累,不一定是書寫在本子上,還可以以詩歌或者散文的朗誦形式出現(xiàn)。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感受和分享學生的閱讀快樂,當然他們還是需要借助閱讀標簽這樣的形式來鞏固自己的累積,這個閱讀標簽就好像我們的閱讀推薦卡一樣,里面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如,我閱讀的書目,推薦的理由,精彩的段落或者語句等等,看看誰介紹的課外書有更多的人想去閱讀就算成功。進入高年級的學生,對于曾經(jīng),所學過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還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進入六年級,我想學生已經(jīng)處在小學階段的最后時刻,經(jīng)過五年的語文學習,他們應該有更扎實的閱讀技能。此時應該鼓勵學生閱讀名家的文章,在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做到適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進行閱讀,而此時就更加不需要強迫學生每周都要交閱讀心得。但是也要讓學生一起交流,以小組的形式,自由交流也可以,由組長分配,記錄員記錄大家交流的心得體會,總而言之不強迫、不逼迫,一切盡在自由中感受與分享!
不論怎樣,一個人要想學有所成,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讓讀書學習成為習慣。從小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鐵路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