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小學生作文由寫句子到寫段再到寫生活日記,然后再到富于聯想,層層深入地闡述了小學作文教學要立足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解決學生不喜歡作文、作文無話可說或有話不會說的現象,進而克服作文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進行教學的盲點。
關鍵詞:作文教學;生活日記;啟發聯想;循序漸進
關于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作文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不喜歡作文、作文時無話可說和有話不會說的現象普遍存在,作文成了小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進行教學的盲點。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已成為研究語文教學的關注點。多年的作文教學使我認識到,小學作文教學水平和成績的提高,不能一步跨幾個臺階,必須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結合作文教學實踐,談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循序漸進性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應從指導寫句子開始
指導學生把句子寫通順,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關鍵一環,練習的方式有:遣詞造句,補充句子、改寫句子、聽寫句子、擴句、縮句、修改病句、注寫標點等。這些訓練都是學寫作文的前提,應抓緊、抓細。這一方面抓好了,寫作文就有了基礎。
二、要學生多看、多練,爬好第二個臺階——寫段
唐代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看是寫的基礎,我經常向學生介紹一些好文章,讓學生多看點,多讀點,還針對學生的實際,增加一些學說和學寫語段的練習。如,有一天天氣很冷,我就利用自習課,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很冷。”然后要求每個學生想一句話或一段話。用以表達“今天很冷”這個意思,但不能有“冷”字出現。大家思考片刻,爭先恐后地回答:大風呼叫,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我們都穿上了棉襖。天氣預報說:今天氣溫可降到零下10度……還有一個學生回答得更有趣,他說:“我起床上洗手間,看見窗上結滿了美麗的冰花,急火火地跑回來像猴子一樣鉆進了暖烘烘的被窩,久久不愿起床。”隨之我又設置了當天的家庭作業,“今天拔河比賽我們贏了”,要求寫出一段話。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最精彩、最關鍵的一場決賽開始了,經過激烈的拉鋸戰,我們五年級三班的同學個個仰面朝天,大家顧不得屁股痛,一個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頓時歡呼聲洋溢在操場的上空。”一個“倒”字說明了結果,一個“挺”字道出了內心世界的喜悅。
三、激發學生寫好生活日記
讓學生寫日記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每天一篇日記是意志的考驗。最初的做法是以放為主,自由作文,保證數量,輔以及時點評。
講清楚寫日記要求,激發寫作興趣。寫日記前,首先做好學生的動員工作,講明寫日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學生寫的第一篇日記,篇幅都很短。但有一個小學生的《小羊快跑》寫得很出色,她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一只勇敢、有愛心的小羊帶領伙伴們逃離牢籠,奔向自由天地的故事。語言輕松、幽默,極有感染力,我聲情并茂地講評了她的日記,在她的這頁日記上貼上了一顆小星星。于是,班級里掀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童話熱”。在一個個稚嫩的童話故事中,學生找到了自己的快樂,不少學生就這樣產生了寫日記的興趣。
適時點評,加強指導,讓學生保持寫日記的熱情,并通過寫日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挑選優秀的日記進行講評,適時指導、鼓勵、表揚。重點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我手寫,我所見、所感,寫好生活日記,著重從有目的地選取素材、詳略得當、如何讓語言更生動等方面進行重點指導。通過優秀日記的展評、日記誦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越來越喜歡日記,并逐漸學會了怎樣寫好一篇日記。
四、引導學生實地觀察,啟發學生聯想
當我們學習了想象和聯想、動態和靜態的讀寫例話后,我便帶領學生參觀了附近村的小水庫,并提出了問題:現在水面什么樣兒?四周什么樣?若四周是垂柳,水面又是什么樣?若一群鴨子在水庫中嬉水又是什么樣?鴨子怎樣嬉水?這樣連續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寫出來的東西不再像從前那樣言之無序,言之無物了。其中一個學生有段話是這樣寫的:“清澈的水庫像一面平鏡,藍的天,綠的水映襯于水中,恰似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起風了,水庫泛起魚鱗似的波紋,藍天、綠柳蕩然無存了。嘎、嘎、嘎……清脆的鴨叫聲,打破了水面的平靜,水面頓時沸騰起來了。肥大的鴨子伸著脖子在‘曲項向天歌’。它們時而悠閑地、自由自在地漫游著;時而潛入水底又突然從另一處冒出;時而貼著水面像射箭一般……真想不到,這些‘搖擺哥’竟是游泳的能手……”通過指導訓練,我體會到:學生是富于聯想的,這種心理活動越活躍,思路就越廣,靈敏度就越高,作文就寫得豐富多彩。
教學實踐證明: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指導必須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多看、多練、多想、多寫,引導學生關注現實,表達真情實感,指導學生接觸生活、深入生活、學會觀察、學會思想,循序漸進地、日積月累地練習寫作,提高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山東省海陽市行村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