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注重識字教學,切實通過多種有效策略來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最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及寫作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教師不可對識字教學掉以輕心。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作簡要分析。
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識字教學相對較為枯燥,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促使其積極投入到識字教學中,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思考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最為有效的方法便是寓教于樂。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游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如,通過猜字謎的方式識字:人在云上頭——會;兩人一起走——從;人被墻困住——囚。教師不僅可以說字謎給學生猜,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根據漢字的特點出字謎。這樣,學生的識字興趣必定得到很好的激發。再者,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來識字:進行“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等的識字教學,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來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相信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識字興趣更加濃厚,從而有效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掌握方法
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是識字教學的重點,也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因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以下識字方法:(1)比較識字法。如,《烏鴉喝水》中的“喝”和“渴”,學生容易將其混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來識字:“喝”需要用嘴,因而是“口”旁,“渴”指需要水,因而要用“三點水”。這樣,學生比較容易記住。(2)字體拆分識字法。如,吃=口+乞;和=禾+口;跑=足+包等等,這樣也有助于提高識字效率。(3)溫故知新識字法。如,學生學過“每”字,然后掌握加上三點水就是“海”,加上豎心旁就是“悔”;“大”字加一點可以是“犬”“太”,加一橫可以是“天”“夫”等等。當然,識字的方法遠遠不止這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選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教師必須注重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并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最終促進識字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萬俊.淺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2(04).
[2]袁洪祝.淺談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策略[J].讀寫算,2012(68).
(作者單位 重慶市武隆縣桐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