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使受教育者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只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才能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關鍵詞:語文;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能否主動學習,關鍵在于教師的正確引領和指導,教師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參與學習—自覺學習—創造學習”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一、參與學習
參與學習的前提是興趣,尤其就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再不像小學時那樣活潑踴躍,積極大膽,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明顯減少,更多的是沉悶的尷尬和鴉雀無聲的僵局,打破這個局面的還是教師。教師要以濃厚的參與意識創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讓學生在“情不自禁”的情境中進入學習角色。教師設疑學生答問的問題情境,可讓學生進行有準備的口頭發言訓練。如,我在教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桃花源記》一課時,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假如你就是那個漁人,你愿意留在桃花源嗎?為什么?”教室里一下開了鍋,有的說:“愿意,因為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災難,人們都渴望過幾天太平日子。”有的說:“愿意,因為桃花源中環境優美,沒有戰爭,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生活愉快。”也有的說:“不愿意,因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留在桃花源就是逃避現實,假如人人都這樣,歷史就不能進步,社會就不可能發展!”再如,教師可指導學生首先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然后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學習小組發言,督促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動性、互助性、互促性的參與協作學習。當然這里說的合作學習,同桌、小組、全班都能展開,但我們絕對不能忽略課堂學習的最高層次的合作——師生合作,教師必須以一個參與者的角色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一切困難。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應該有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這樣才能集中凸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地位。自主學習包括自我導向、自我實施、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自我完善。
自我導向,就是要讓學生自我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意義,產生動力。自我實施,就是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采取有效的學習手段,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自我激勵,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勉自進、充滿自信、張揚自我,有效地進行自我激勵,這是增強學習動力的源泉。自我調控,是指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控各種學習過程中的情緒,使學習自始至終都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和最高效率。自我評價,實際上就是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欣賞。初中階段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學習過程及效果的對比交流來進行自我評價。當然,初中學生的評價要升華到學習方法的得當與否,學習策略的科學與否,學習效率的理想與否,學習任務的完成與否,學習目標的實現與否等等。自我評價中發現的不足,隨即就要進行自我調控、自我補救,這就是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突出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際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
(作者單位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塘川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