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的高中地理教學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師生關系和評價機制四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學習方式
自從2010年秋季四川省實施新課改以來,全省就掀起了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高潮。這一輪新課改正在深刻、全面地影響著中學地理教學,單純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新教材強調案例教學,對知識進行直接陳述的篇幅很少,也不是局限于給學生傳授系統的地理知識,而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不斷提高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推進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筆者結合實際教學,作了如下諸方面的思考,以拋磚引玉。
一、拋開傳統“教教材”,整合資源“用教材教”
地理教學中對教學資源的整合,就是圍繞某一教學目標,選取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學過程中來創設一種理想的教學情境,以培養學習者創造性的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的過程。
在新課標指導下,教材是教師授課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的依據。這樣,教學資源也由過去單一化變得多樣化。教學資源除了教材,就還應包括學生及知識基礎、思想狀況、學習興趣和生活實際。另外,教學環境也應包括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媒體,教學設施、教學技能等,也都是教學資源。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所包含的海量數據信息已被大家所共享,那么教師該如何整合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如虎添翼?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教學內容,這就給地理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但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地理教師只有深刻領會課程標準,不斷強化自己地理科學專業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充分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增強對課程的整合能力,“編”出既對學生學習和發展有用,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地理“教科書”,從而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二、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實施新的教學方式
在舊的地理教學觀念指導下,教師過分地強調地理學科自身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大多是采用講解—傳授地理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理念下,地理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從學生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學習過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探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必須讓自己成為主導,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問題,指導他們多方面收集資料,歸納整理自己所有的材料,并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整個學習過程要突出地理學的基本特征,選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指導,同時要重視教學資源和教學媒體的運用,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重塑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合作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有效開展的可靠保證。在通常的情況下,學生對教師的認識是從課堂開始的,教師的許多素質以及對學生的觀念和態度都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示出來。教師對他所面對的教育集體進行整體判斷,并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逐步認識、熟悉每一位學生。教學活動對師生關系的建立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利用自己擁有知識的優勢,樹立自己的權威形象。闡述自己的政治、道德觀點,贏得學生的尊重,適度地展示對學生的愛心,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應該盡快了解學生,掌握學生,達到“知彼知己”的目的。因此,師生雙方的相互了解是立體的、多側面的,它使師生雙方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顯得豐滿、充實,有血有肉,其關系也變得豐富多彩。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所謂雙邊就是把教和學有機統一起來,在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知識,師生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
四、改變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
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質量監控的關鍵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重要環節。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即建立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地理課程評價要變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為改進與激勵的功能;變結果的評價為過程的評價;變單一學業成績的評價為重視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變單一的評價為多樣化評價;改變單一的評價主體,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新課程標準在地理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當然也要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因此,新課程標準把“建立學習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作為一個基本理念,著重強調在對地理學習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評價的目標要多元化、手段要多樣化。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走進21世紀的中國地理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袁孝亭.中學地理素養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書琪.地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四川省營山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