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教學,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實踐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的教學方式。近年來,我校按照“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大力推行教學改革,堅持做到“專業與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技能訓練對接,學歷證書與執業資格對接”,有效推動了教、學、做的全面發展。我們的做法是:
一、認真規劃,切實加強實訓中心建設
2010年,我校領導抓住搬遷新校區的契機,認真規劃,建立健全護理實訓中心,近三年來共投入近1000萬元增購了網絡化急救醫學情景仿真訓練系統、心肺聽診與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教學系統、開放式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等實訓教學設備,將護理實訓基地建設成全市護理專業示范性實訓基地。目前本專業實訓室24間,能滿足一體化教學需要的護理專業教室(含示教室)共11間。除基礎課實驗室外,還建立模擬仿真護理病區,設有模擬病房、護士站、ICU搶救室、護理示教室、護理技能操作室等,實訓場所設置貼近醫療機構的真實環境。同時配備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所有教室和實訓室均配備有多媒體教學平臺,可同時容納四個班的學生實驗實訓。
二、更新觀念,積極推行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校圍繞中職護理專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標,重點突出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具體體現在教師的角色和任務的轉變上,從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教學過程中注意鍛煉學生邏輯思考能力、實操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溝通能力等,從而達到既提高學生獲取本專業知識的能力,又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1.積極探索轉變教師觀念的有效途徑
影響一體化教學推進的阻力主要來自教師長期以來養成的教學習慣。為此,我校通過開展“一體化”教學的座談會、研討會,邀請專家到校舉行專題講座,組織教師學習“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關內容和知識,從而把“一體化”教學提高到關系學校教學改革成敗的高度來對待。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培養一支適應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為了培養雙師型教師,我校采取理論教師到醫院實地參加技能培訓的方法,大力培養一體化教學所需要的雙師型教師。2009年以來,我校每年均選派十幾名骨干教師利用寒暑假到醫院參觀學習。學校采取優化師資配置,將部分專業課理論教師充實到實習教學中去,參與學生的實習指導,讓教師了解實習教學的各個環節、手段和特點,同時提高動手能力和指導學生訓練的教學能力。
3.加大力度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
近年來,我校積極調整辦學思路,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首先從護理專業入手,配套設置“一體化”教學的相關儀器設備,提供足夠的教學實驗場所,并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實驗指導給予適當的調整和大力支持,一體化教學開展得有聲有色,形成了學生樂學、教師愿教、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在課余練習過程中,我校大力提倡“以點帶面,全面提高”的“導生制”教學方法。每門功課在開課的前幾周,各科任教師重點物色、培養3~5名骨干學生,要求骨干學生在課堂上先學會該門功課的實訓操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這樣既解決了學生多、教師少的問題,也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教學相長、教研教改初顯成效
近年來我校護理專業通過積極推行“一體化”教學改革,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教理念,使學校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目前,全校護理專業教師全部能開展一體化教學,雙師型教師比例從2009年的不足40%增加到現在的86%, 2012年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考試,合格率為80%,受到省衛生職教協會的通報表彰。
四、今后努力方向
今后,我校將繼續推行“一體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加大實訓場地、設備的投入,建立健全一體化教學的配套管理制度、評估標準和激勵機制;繼續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到臨床一線參觀學習,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制訂更加合理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參與“一體化”教學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更好地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