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對于明確義務教育學校合格校長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提升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專業標準》首次系統建構了我國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的六項專業職責。其中,“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體現了校長對學校的價值領導,既堅持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也為學校特色發展留下了空間,是校長專業職責的靈魂。
一、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特色發展戰略規劃
特色學校的創建是廣州市基本實現義務階段學校規范化達標后的又一舉措。2010年廣州市教育局提出先在高中階段創建特色學校,2013年提出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目前各區都在積極認定本區的特色學校。
2012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科普作家張景中教授同意創辦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旨在建構學生的數學思維體系,踐行其教育數學創新思想。2013年4月18日,經過上級部門的批準,赤崗中學正式更名為“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
品牌戰略專家然南泉指出:“赤崗中學改名,不僅是張景中院士教育思想的直接落地,也不僅是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教改戰略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個案,更關鍵的在于這次改名將關系中學教育改革是局部改良還是全面探索方向的大話題,這是一個具有教育改革的戰略性事件。”
(一)凸顯學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是景中實驗中學核心理念。學校實施立體式“幸福教育”新模式:在教育中體驗幸福;通過教育創造幸福,通過幸福促進教育。
辦校初期,我校因地處城鄉結合部,招收的學生有1/3來自農村,學習態度不好,學習習慣較差,知識基礎薄弱,為此,我們一直在教育教學中探索一條適應城鄉結合部學生實際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與策略。“十一·五”期間,我校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旨在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的活動,充分體現以學生和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學校著力進行“幸福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二)尋找學校文化的精神引領
“景行、中興”作為“景中文化”的精神引領,寓意全校師生用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的實踐精神,致力于自然真象和事物原理的揭示,用自己的光明正大之行成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典范。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立足點,將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傳承民族精髓;注重個性、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強化公民意識、文化認同、健全人格的有機統一,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和“世界視野”的優質人才。
二、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特色發展實踐探索
(一)戰略定位——打造學校的特色師資隊伍
學校現聘請張景中教授為辦學顧問,張景中教授及其團隊與我校老師一起編寫數學上機校本教材,為我校的數學特色教育保駕護航;聘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5位研究員和博士為學校校外科技輔導員,為學校的藍色海洋特色項目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聘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董金偉等7位教授和博士為學校校外英語輔導員;聘請廣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成長總隊廖卉等20多位專家為學校校外輔導員,著名心理專家、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名校長謝永德為心理教育指導專家,豐富完善我校的德育“123”立體式幸福教育新體系。
(二)夯實基礎——創建學校的特色課程
學校建立張景中院士工作室和數學實驗室,為實施張院士的數學教育思想做好硬件的保障。張景中院士及其團隊加盟,根據學生的心知和數學知識體系,編寫《數學實驗:圖形與變換》校本教材,開辦數學教育創新實驗班(院士班)和數學興趣班。學校還建立“廣州市景中教育數學思維訓練基地”,積極申請海珠區“華羅庚金杯賽”承辦權,切實在基礎教育中突出理科思維教育創造范例。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教研實踐基地”,學校借助廣外英語教育學院的力量培訓英語師資,開展“英語特色校本課程構建與研究”(下轉第23頁)的課題研究,潛心構建英語特色校本課程,積極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學校與廣外英語教育學院合作舉辦英語夏令營、校園英語文化節等活動,著力培訓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從想學到善學,再到樂學。
近年來,學校積極構建具有學校文化特色的國學禮儀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浸透、熏陶,夯實其文化底蘊。學校倡導師生涵詠國學經典,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建設國學長廊,讓學生在國學精髓中汲取文化的滋養;實施 “特色課程”,在國學教育中體驗教育的幸福,追求的是科學與人文并舉的教育理想,是學校教育中“景行”精神的集中體現。
學校特聘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張喬民等五位專家為科技輔導員,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支撐,創設藍色海洋校園環境,開發藍色海洋校本課程,開展藍色海洋科普活動,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全力打造個性鮮明、內涵豐富的“藍色海洋教育”特色項目。
(三)個性鮮明——打造學校的特色文化
“景行、中興”是“景中文化”的精神引領,具有獨創性。首先是指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立足國學傳統,引導學生注重以“內省”來提高道德修養,通過自身的體驗而感受快樂,在有尊嚴、有格調、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中提升自身的素養。同時關懷生命意義與價值,將教育的意義定位在對生命存在的感受與對生命質量的提升上。學校由弱到強,中途振興,由一所普通的小區配套中學發展到省市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名優實驗中學。
其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從古老的國學經典《詩經》中漫步而來,因為扎根于古老的國學世界,吸收著先哲的營養和智慧,必將超越時空而恒久生輝。
第三,“景行、中興”,不僅將張景中院士的“景”“中”字巧妙融入其中,同時還和張景中院士的高尚品格高度契合,更和學校站在新的起點上的時代使命完美重疊。
(四)熏陶感染——打造詩情畫意的校園文化
置身于高雅整潔的校園環境中,將自然而然升華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情感。因此,校園環境是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載體。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