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以講解課文為主,注重語篇分析、句子結構訓練,和詞匯音、形、義的講解。這使得許多高中生盡管已經認知了大量的基本詞匯和一些高級句型,但仍然缺乏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達不到學習外語的真正目的。而詞塊教學理論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即時交際中迅速、準確地提取和使用詞匯的能力。把詞塊教學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詞塊的作用,能讓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和產出能力同時得到提高。詞塊主要分為:單詞(words)和短語(polyword);詞匯搭配(collocation);慣用話語(institutionalised utterance);句子框架和引語(sentence frame and head)。
一、強調詞塊的作用,培養詞塊意識
Schmidt認為,任何語言習得都是有意識注意的結果。因此,培養詞塊意識,提高學生對詞塊的注意是詞塊教學的關鍵。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出他們常犯的詞匯學習問題以引起重視:受母語干擾造出中國式英語,孤立記憶詞匯,不重視習語積累。然后適時提出詞塊這個概念,告訴學生有90%的日常口語都是由詞塊構成的,并強調詞塊不僅是詞匯學習的基本單位,還是詞匯記憶的理想單位。這樣,通過讓學生了解詞塊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
二、強化詞塊識別教學,激發詞塊自主學習
1. 介紹識別詞塊的方法。首先,教師可教學生按照詞與詞之間在語義關系上是否緊密或者說能否形成完整語義上來識別詞塊,這需要一定的英語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Make a list of all the benefits you will get from stopping smoking.學生若知道list指“一覽表”,再根據語義關系,就可以確定make a list of是個詞塊,而不會認為make a list of all是詞塊。再次,還可根據Lewis提出的詞塊選擇原則指導學生辨別詞塊。如:(1)基本動詞派生的詞塊,如conclude的名詞形式conclusion的常用搭配:make a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2)實意名詞和常用的動詞及形容詞搭配,如take a seat, a war-stricken country;(3)句子間的連接詞塊,如:in other words,even though;(4)句型結構或套語,如Nothing is + more + 形容詞 + than to + V,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 S + V ...。
2. 開展識別詞塊教學。教師應運用啟發式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合作提取出語言材料中所有或與某個話題有關的詞塊,尤其是高頻出現或實用性較強的詞塊。
三、深加工詞塊,加強詞塊理解能力
1. 詞塊的講解。教師應以語境為依托,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塊的意思。在學生猜出詞塊的意思之后,教師還要加強詞塊的講解,尤其要激活與新學詞塊有關的原有詞匯知識,如同義組塊或反義組塊。如學subscribe to表“同意”時也要回顧agree on/ that的用法;學習a mass of時要提及a large number of, plenty of,以幫助學生明確哪些詞塊可以修飾可數名詞或不可數名詞。某些詞塊具有多種意思,教師還應提供豐富生動的例句,讓學生通過觀察,自主總結出一詞多義的用法。
2. 詞塊的歸類。教師可從多個角度來指導學生把詞塊歸類。根據語用功能來分類,如in particular, last but not the least表遞進,in a word, to sum up表總結。對詞匯搭配還可以按語法功能將詞塊分成介詞詞塊,如under the leadership of,in the course of;連詞詞塊,如even though, as soon as等。也可以逐個描述構成成分的詞性的方式對詞塊進行分類:動詞+名詞詞塊,如come to an conclusio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動詞+副詞詞塊,如ring up, take off等。
3. 詞塊的分析。首先,分析詞塊所含的中心單詞。如學習詞塊“be dying to do”表“渴望”的用法,教師若講清楚dying是由die轉化而來,學生便能輕松意會了。其次,除具有不透明性的固定短語外,教師要選擇學生難以理解從而影響記憶的詞塊進行語法分析,如“On no account can we ignore the value of knowledge.”若不分析否定詞組on no account前置引起半倒裝的語法,基礎薄弱的同學很可能會難以理解而錯誤記為“we can”。教師要引導學生區分詞塊結構中的固定成分和可變部分。如詞塊“be sorry to hear that …”中,“sorry”和“hear”是可變部分,可變為:be happy to see that, be excited to know that…
四、設計詞塊練習,提高詞塊運用能力
1. 識記訓練。識記訓練主要是詞塊搭配訓練,可采用詞塊改換、完形填空兩種形式。詞塊改換練習指詞塊搭配改錯、詞塊同義轉換兩種形式。完形填空包括詞塊填空、補全句子和段落填空。
2. 應用訓練。應用訓練應與語言技能訓練相結合,它包括口頭表達訓練和書面表達訓練。口頭表達訓練可采用復述課文和討論兩種方式。書面表達訓練包括翻譯句子、寫作練習。如人教版高中英語Module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為讓學生準確使用相關詞塊,筆者設計了如下翻譯題:我們設法及時趕到了那兒。(manage to do sth)別讓我再看到你干這件事了。(catch sight of sb doing)我寧愿夏天去,不愿意冬天去。(rather than)
五、建構詞塊網絡,增強詞塊記憶能力
1. 分類記憶法。要求學生將見到的、使用的詞塊按主題語境、詞塊所屬類型、常用關鍵詞等對詞塊進行分門別類匯總。
2. 篇章結構圖式法。通過構建語篇的框架把相應詞塊進行網絡式編碼,以有助于記憶。激活或構建合適的圖式的過程也就是理解語篇的過程。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6 Unit 3 “A healthy life”中的課文“Advice From Granddad”為例,畫圖顯示三個層次為:“促使人抽煙的三種方法”——“抽煙的危害性”——“戒煙的建議”。在這個語篇結構圖的構成過程中,學生同時也把相關詞塊進行了網絡式編碼,在一定語境中牢固地記憶詞塊。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