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們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因此要讓幼兒學習,首先要使他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在幼兒的生活、游戲活動中,豐富幼兒閱讀活動的形式,利用各種方法調動幼兒對閱讀的興趣,為幼兒入小學作好準備。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呢
一、創設生動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皮亞杰認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主客體交互作用過程中獲得的。幼兒與客體環境的交互作用愈積極、主動,發展就越快。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書面語言。而環境創設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幼兒園應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創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幼兒通常都會對身邊的一切事物感興趣,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盡量給幼兒提供適宜的、有趣的、含有較多閱讀信息的環境,讓幼兒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培養閱讀的興趣,在幼兒每天都要接觸的門、窗、桌、椅等物品上分別標出名稱,并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關注;在幼兒的作品、用品、幼兒的生活照片上標出幼兒的名字;標出各個游戲角的名稱;將幼兒喜歡的食品標簽收集起來貼在閱讀區的一角。幼兒仿佛置身在圖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無時無刻不感到周圍的文字信息。長期的耳濡目染,幼兒將自然而然地認識并記住一些文字,建立初步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幼兒閱讀資源的主體是圖書,但還包括期刊、影音材料、報紙、書寫材料等。一定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選擇適合幼兒的閱讀材料。幼兒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存在著個體差異,要注意閱讀區材料投放的豐富及層次性。首先,要選擇品質較高的讀物,比如一些經典的優秀讀物。其次,要顧及閱讀資料的多樣性。童話故事、唐詩宋詞、科普讀物都要涉及,全方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考慮幼兒的興趣和特點,一段時間后,根據幼兒的需求和能力定期更換和調整。還隨時允許幼兒帶來自己家中喜歡的圖書,同時還要注意給幼兒提供充足的閱讀圖書時間,保證幼兒的興趣得到滿足。 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建構多樣的閱讀途徑,培養不同的閱讀技能
1. 利用循序漸進的指導方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首先,教師朗讀,每天為幼兒朗讀一兩個故事,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這種聽讀主要有順序地翻看圖書,這樣才能清楚完整地看懂故事,從而學會閱讀的方法。
其次,你說我找。教師說出某一畫面是以欣賞圖片故事和其它作品為主要內容。了解閱讀幼兒翻看圖書,教師給孩子們朗讀故事內容,這樣可以增加幼兒對閱讀的深刻理與講故事之間的區別。
再次,自己閱讀。在教師朗讀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翻看圖書。指導他們學會一頁一頁的故事內容,幼兒找出相應畫面,讓幼兒知道看書時應看懂前一頁,再看后一頁,邊看邊想,理解每幅畫面的含義。體驗語言與畫面之間的對應關系,讓他們自己看,自己講,互相聽互相說,培養幼兒創編故事情節的能力,學習編講比較清楚,完整,合理的故事。
2. 以強帶弱互相幫助,生生互動的交流閱讀。
由于每個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都不一樣,針對幼兒不同水平給予不同指導。經常有意識的讓能力強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一起閱讀同一本書。鼓勵能力弱的幼兒與能力強的幼兒互相交流閱讀經驗。
三、指導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1. 為幼兒創設相對安靜的閱讀區。
這里陳列的圖書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圖文并茂的動物故事書、英雄人物故事書及科普類等讀物,并且把書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而且豐富的閱讀情境。
2. 親子共讀,為幼兒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該經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定時定內容去指導幼兒閱讀圖書,鼓勵幼兒在聽書的過程中跟讀。另外,家長還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自由地、輕松地去閱讀書籍,并適當地復述故事,讓幼兒觀察畫面背景,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來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的快樂,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能力也將逐步提高。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