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民族振興離不開教育,提高全面素質農村教育不容忽視。廣東省掀起教育“創強”熱潮,各縣市都響應省政府的號召,積極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教育“創強”工作,給邊遠山區鄉鎮教育發展提供“城鎮”學校的辦學條件。整合了教育資源,我市把鄉鎮分散的教學點整合到了鎮中心,大部分鄉鎮辦成了一所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創強”后學校布局合理,校園文化濃厚,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設備先進。
教育“創強”后農村學校都具有了先進教學硬件設施,如何抓好學校管理,努力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是關鍵。
一、校長要加強自身的管理
校長是一所學校全面工作的管理者,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起著模范帶頭作用,處處都要以身作則,因此,校長不能忽視自身的建設和管理。一是校長要注重管理好自己的形象。校長的品行、能力、風范等對一所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校長要有一個厚德、博學、多能、心寬的良好形象, 這樣才能駕馭好一所學校。二是要注重管理好自己的思想。校長要有自己新的教育觀念。校長要與時俱進,要有時代性、科學性的辦學思想,懂得黨的教育方針、學校的辦學方向,要制定好學校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農村學校在新的形勢下,要不斷探索農村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管理辦法,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育觀。三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校長的工作比較繁忙,特別在農村學校,除校內工作外,還要處理好與鎮政府、村委、社會的關系。因此,校長要學會科學、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想方設法提高工作效率,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學校的發展和管理上來。四是校長還要管理好自己的權力、管理好學校的物與財。在工作中要明確責任,處理好管與放的關系,統攬全局,該是校長管的事一定要管好、把好關,可以給副校長或中層領導負責的就要支持他們大膽去管。
二、校長要抓好學校班子建設
抓好學校管理,關鍵在于要抓好學校行政班子建設和管理,必須有一個團結的班子、開拓的班子、廉潔的班子、有戰斗力的班子。農村學校教師整體素質不高,要組建好一個班子是不容易的事,組建班子后必須加強對行政班子的培訓學習,引導他們如何做好所分管的工作,教育他們工作要大膽管,要有創新精神。在工作中,學校領導班子應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學校還必須建立健全各種具體制度,規范各年級、班級、教研組的職責,形成學校、年級、班級為縱線,教導處、教研組、團委為橫線的縱橫網絡管理,學校中層管理人員人人有目標,人人有壓力,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證各項工作流暢有序。
三、校長要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
1.積極鼓勵教師參加教師培訓學習。我市對教師的培訓方面十分重視,一年之中都會安排教師的全員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校長培訓、新教材培訓、遠程教育培訓、教師的政治學習等一系列的教師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
2.抓好校內的學習。我校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根據學校實際,每周安排教師會議或教研會議。利用好各種會議,加強對班主任、教師進行教育,通過教研會議,進行教學教改探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學校通過教代會,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教師的工作。
四、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為了樹立教師的主人翁地位。校長應做到“接納、信任、期待、激發、傾聽、參與”,接納就是校長應能接納每位教師的一切,包括教師的好與壞、成功與失敗等。信任就是校長對教師的信任,同時可以換回教師對校長的信任,信任教師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期待就是培養教師的方向。激發是校長在工作中要激發教師潛在的能力。傾聽是校長對教師的欣賞、肯定和鼓勵,是對教師的尊敬。參與就是校長要積極參與教師的學習等活動,了解教師的表現,達到相互溝通。校長學會了接納、信任、期待、激發、傾聽、參與,就不必擔心教師的發展,學校就有一個凝聚力強的教師隊伍。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