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學情,循序漸進
本學年我接任的是初三兩個普通班的語文,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一般,學習習慣也比較差,上課常開小差,不太能夠積極回答問題。但也有少數學生情況較好。學習心理方面,有1/3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情緒比較穩定。有1/2的學生屬于鞭策進步型,平時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但自覺性和定性不足,不愿付出勞動,需要老師的督促才會有所作為。尚有十多個學生屬于不思進取型,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差,需要老師再三跟進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針對這樣的學生,我采用分層教學法,取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效,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成,學有所思。就拿復習古詩文來說吧,我每天規定學生背兩首古詩詞,第二天進行默寫,A層學生完全能默寫,而B層學生不能完全寫好,我就讓A層學生幫助他們當天默寫好。對于那些愛偷懶的C層學生,我再用一點課后時間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表揚、鼓勵他們,只要他們能默寫出來,我第二天也在班里表揚他們,這樣他們背書的速度就越來越快。
二、針對題型,有的放矢
語文是比較特殊的一門學科,其內容極為廣泛、形式豐富多樣。學生復習時要知道試卷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涉及哪幾個相關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使知識系統完備,力求達到“面面俱到”,即知識全面、落實。如“正確拼寫漢字”與“正確書寫漢字”這兩個考點,考核的是常用而且平時比較容易寫錯的字詞。“默寫名篇名句”考核的是第一至六冊中的古詩文。文言文閱讀中對文言詞語在文中意義的考查,其實質是考查課本中出現過的文言實詞或虛詞在文言中的遷移運用能力。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充分利用課本教材,深入研究,不斷提高復習效率。
三、注重實際,突出重點
現代文閱讀材料多選自課外的時文,應考復習應注意各類文體的一些基本特征。如記敘文側重事件的記敘,體驗的描述,因此應準確掌握記敘的要素、順序,記敘中抒情、議論、描寫的作用等。議論文關注品行勵志、時政熱點,學生應當能區別議論文的觀點與材料、論點與論據的不同,發現兩者的聯系,了解基本的論證方法。說明文往往以環保、科技為重點,學生必須掌握說明的方法、順序,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的特點,還要熟練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寫作是不少考生的難點,突破這一難點,我認為關鍵是把握好審題、立題、點題。考生在進行針對性訓練時,首先是作文的常規知識的回憶,例如審題、立意等。教師要教授一些寫作技巧方法,如開頭、結尾的方法,考場上作文的應急技巧等實用的內容,并針對這些題型有目的地加強訓練。
四、精講精練,歸納總結
精講是針對復習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突出重點,分解難點,講知識結構系統,講關鍵,講規律,講思路,講技巧,講方法。用較少的時間覆蓋盡可能多的知識,由“點”到“面”,縱橫交錯,大幅度進行串聯,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識有機聯系起來。通過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方法,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體系和內在聯系,從而提高語文應用能力。
精講是前提,而精練才是關鍵。對精講和精練中出現的問題,要善于歸納總結,從中發現問題的異同,歸納出普遍性,從而真正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求從認識—練習—再認識—再練習的反復過程中真正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例如,復習說明文時,我講求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針對中考題型一節課精講精練一兩個文段,讓學生找到規律后進行分析,每道題最少要讓三個學生作答,然后我再進行總結、肯定。
五、科學分析,合理安排 整個語文復習時間安排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分塊復習階段,包括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記敘文閱讀。第二階段為難點突破階段。第三階段為模擬復習階段。復習課更應以學生為主體。課上以學生思、做、說為主要形式,教師要精于點撥、引導,講到點子上。復習課要抓兩頭,促中間,尤其抓學困生。對優生,提出高要求,想方設法抓提高;對學困生,抓基礎,千方百計激發學習興趣,確保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迎接中考。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