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教材內容順序進行適當?shù)恼{整
課本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fā)展的、和開放的,因此我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把教材內容順序稍作調整,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在三年級下冊的Module3主要是學習國家及國籍的話題,知識點比較零散,單詞多且長,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較大難度,更何況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因此,我把這個Module內容作了調整,把后面的U8作為第一課時,讓學生先認識和掌握國家的名稱,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在熟悉國家、國籍名稱后再來學習U7,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多了。
二、把新知識進行“降格處理”,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在教學中嘗試把新知識進行“降格處理”,所謂的“降格處理”,就是把新知識難度下降,使新知識變成學生似曾相識的東西,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比較中找出共同點與區(qū)別點,順利完成正遷移,通過類似的探索解決新的問題,使學生們感到知識易學、會學而樂學。在三年級下冊的Module1中,學生在一年級口語中已掌握了father, mother, brother以及sister, tall, short, big, small,還學習過家庭成員grandpa, grandma等家庭成員的表達法,以及相關句Who’s this? My mother.因此在三年級下冊學習人體外貌有關的內容時,我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對比,溫故知新,聯(lián)系學生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了讓學生記住goose的復數(shù)是geese,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foot. tooth的復數(shù)的拼寫,幫他們歸納規(guī)律,這樣學生很快就能記住goose的復數(shù)就是geese。
針對本班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這一差異性,在教學中,我特別關注這些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如在三年級下冊的Module3的U7教學中,考慮到教學內容涉及到郵票文化,在這方寸之間隱含著不同的文化藝術,是每個學生所喜愛的,因此在課堂上,我把多年收藏的不同國家的郵票帶到了課堂,眼前一張張不同國家的郵票,把平常容易分神的學生也調動起來了,他們也紛紛猜猜這是什么國家的郵票?于是我就順勢提問,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說是哪個國家的郵票,讓他們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只要他們有點滴的進步,我都給予肯定和加以贊揚,幫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根據(jù)知識結構特征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多層次練習,做到由淺入深,異要求,步步高,使之呈階梯形,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成績一般的學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順“梯”而練,達到各自的高度。如在三年級下冊的U2 Word with language的鞏固與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學生拿出自己家庭相片自編兒歌:Mike is a cute boy./ Kate is a tall girl.通過以上的對話,同學們對互相之間的特征已有一定的了解,接著我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圍繞班里的一位同學或教師編一個謎語,讓學生猜猜他/她是誰?這樣由淺入深,通過不同形式的分層練習,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和深入。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也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有必做題和選做題,能夠完成選做題的給予獎勵。在三年級下冊的U8的家庭作業(yè),在完成畫一面國旗和一個你熟悉的民族作業(yè),還可以選做:跟同學創(chuàng)設一個游客入海關的情景,看游客的護照來知道游客來自哪個國家,并統(tǒng)計哪個國家的人喜歡旅游,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發(fā)展空間,促進學生的最佳發(fā)展。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