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教二十多年,從一名普通教師到榮獲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和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其中的原動力就是從教伊始就樹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做一名多情(“忠情”→“愛情”→“激情”→“真情”→“煽情”→“癡情”)的人民教師。
一、對教育事業務必“忠情”
“我喜歡、我選擇、我盡責、我求進、我快樂!”——這是本人的職業觀。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必須忠誠于自己的選擇,既來之則安之。小時候,我的愿望是做一名飛行員,因為這樣能遨游藍天。但是,因為身體先天不足而夢不成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自己選擇了教師行業。既然自己選擇了這三尺講臺,那么就應該在這個舞臺好好表演,做一個出色的職業演員,給自己、給學生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戲劇。
二、對學校與集體應有“愛情”
“學校光榮我光榮、我為學校爭光榮”——這是本人的集體觀。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學校、熱愛同事,我們才能對學校懷有高度的歸宿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愉快地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本人曾在兩所學校任教過,不論在哪所學校工作,我都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己的家事。今天,無論在何時、何處、做何事,我都會堅持“自己是一中人、講一中話、做一中事”的原則。我忠心感謝我的學校、領導及同事,因為學校給我創造了良好條件、領導給了我關愛、同事給了我幫助,才使我不斷地學習、進步和成長。
三、對學校工作應有“激情”
“學校是我家,工作靠大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越做越好!”——這是本人的工作觀。我們既要把學校工作當作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要把它當作是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精神依托。這樣,我們才會主動、積極地把工作做好,才能用我們工作的激情去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用我們對工作的希望點亮學生對學習的希望。二十年來,本人一直品嘗著做教師的酸、甜、苦、辣,雖然偶爾也有嘮叨,但干起活來始終都是牛氣沖天,總是要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不給自己的回憶留下太多的遺憾與歉疚。
四、對教育學生應具有“真情”
“禮”儀為根存正氣、“祥”和解惑育群英——這是本人的育人觀。愛生如子是師德的最高境界,愛生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公平的、不分貴賤的。培養優秀生固然重要,但拯救一個問題生的社會價值,可能遠大于培養一個優秀生。因為他可能更懂得感恩于你,更懂得回報社會。本人在教育實踐中,始終堅持以情感教育作為切入點,對任何學生都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特別對學習有困難、心理有障礙、家庭有問題的學生要更加關愛。
五、對課堂教學應有“煽情”
“設計疑問—解析疑問—鞏固新知—應用升華” ——這是本人的課堂教學觀。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成長的引路人,發現問題的啟發人,解決問題的參與人。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好地煽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六、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應“癡情”
“教師—能師—人師”——這是本人從事教育的發展觀?!澳軒煵灰椎茫藥煾y求”,我們要確立自己的發展模式: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是一種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做一名能師是一種較高的專業境界;而做一名人師,這才是一種最高的事業境界。人師更具有人格魅力、崇高品質、責任感和事業心。如果我們的學生永遠都銘記于你、感恩于你、承傳于你、超越于你,那么這就是教育者人生價值的最高體現。
想起自己曾經絞盡腦汁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苦口婆心教育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生時,真是太苦太累。但是,當看到的學生一個又一個走進大學,一個又一個走上工作崗位,尤其是每逢節假日收到無數的問候電話、短信,甚至三五成群學生上門看望自己時,那種心情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金錢來換取的。
在二十多年的教壇生涯中,本人盡忠職守、感慨萬千。過去自己對工作所付出的努力,通過自己所取得的一個個榮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與回報。同時,也證明自己當初選擇教育事業是正確的、為自己樹立的教育理念是有效的。我會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做一個“多情”的人民教師,并為繼續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實現自己的教育目標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