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云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學會學習,順應時代的發展,必須改變認識、改變形式、改變方法,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活動過程,以促進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多媒體教學
新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時代的發展促使世界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由單純重視“教”變為同時重視“學”,學習問題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是新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學校教育要努力實現的培養目標。中小學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為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因此,新課程順應時代發展,從關注人的發展以及遵循學生學習規律的角度提出了要改變現行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是單純的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活動過程,以促進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改變認識,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要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長盛不衰,學習的動力源源不絕,從而形成學習數學的良性循環,就要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有用。股票、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常識,如果數學教學仍舊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美國數學家波利亞曾說:“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笨梢?,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墒乾F在的學生大都不知道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有什么用。因此,學習七年級上冊的“打折銷售”時,我有意識地將這節課安排在周一進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雙休日到商場或超市實地調查有關服裝、商品打折銷售活動的相關情況和信息,并進行匯總。在上課時,用多媒體展示學生攝取的打折銷售的具體情景,邊看邊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調查經歷。并討論以下問題:
1.商品打折后,商家會虧本嗎?
2.每件商品的盈利是怎樣計算的?
3.你在買東西時會還價嗎?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知道了成本價、銷售價、利潤以及利潤率這些概念,并且理清了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順利實現轉化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這節課后,我又帶領同學們到商場實地參與打折銷售的各種活動,讓他們與售貨員討價還價,并最終用合適的價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購買物品的過程中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二、改變形式,變“權威教學”為“合作探究”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不再是單一的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不再是習題“研究者”和考試“指導者”,而是擁有先進教育理念、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善于學習和合作的探究者。因此,教師要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你們的助手,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痹谥v“測量旗桿的高度”一課時,我先拋出問題:我們每周都舉行升旗儀式,你們知道旗桿的高度嗎?有同學說放倒旗桿量出旗桿的高度,還有的同學說利用升降機直接測量。在肯定他們的同時繼續提問:這樣的做法合適嗎?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一個個皺起了眉頭,我趁機提示,一個人想不出來那不是還有大家嘛!于是有同學要求小組合作。這時教室里熱鬧了起來,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熱烈,甚至有的同學跑到廣場實地操作。我也被大家所感染,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之中。一段時間后,聲音漸漸低了下來,偶爾還有同學寫寫畫畫。這時我要求他們展示自己的方法。每組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將上黑板一番講解,最后總結選出好的切實可行的方法。隨后,我又提問,旗桿可以走到它的底部,那我們應該如何測量一座山的高度呢?課堂再現高潮,學生興奮地回答。45分鐘很快過去了,可學生還沉浸在興奮中,對高度測量的問題還在討論,還在延續。當然,在活動過程中會有學生“搗亂”,但一個開放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課,應該有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適度的“亂”,在教師控制之中的“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真正地參加到教學中,讓他們去創造性地學。
三、改變方法,變“單一形式”為“多種形式”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在講“生活中的圖形”時,組織全班學生在學校進行了短暫的旅游,不過不是讓大家觀賞風景,而是讓大家發現校園中熟悉的幾何體。孩子們興趣盎然,經過細致的觀察后,那漂亮的燈柱、別具一格的涼亭、錯落有致的宿舍群、溫馨的標識牌、宏偉的教學樓等等,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輕而易舉地找到了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原形。一個個幾何圖形的特征如此深刻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孩子們愛上了數學,覺得數學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計算、數字,而是特別的豐富多彩,萌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另外,多種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教育的一個新視點、新窗口?,F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的教育由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走向“屏幕教學”。特別是融聲、圖、文字于一體的電腦必將成為學生學習方式的主流,學生可以自己通過各種網絡獲得信息進行思考,從而獲取知識。
如“生活中的旋轉”,學生對旋轉不能很好地理解,特別是旋轉作圖,學生很模糊。因此,在教學中我制作了課件,通過在多媒體上觀看和操作,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這種學習方式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形象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并且是主動地學,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增強學習效果。
經過以上三項改革,我們班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不再懼怕數學,而是覺得數學很有趣,甚至有部分學生以解出數學中的難題為樂。當然,數學成績也隨之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班里的幾個學困生也有了本質性的變化,不再發愁上課,不再逃避作業,相反的,他們現在學習很積極主動,經常能看見他們去請教同學和老師,成績也是突飛猛進。
所以,就學習數學而言,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準學生的起點,發揮教師自身的創造性,以數學特有的美感與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學生,融抽象知識于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從而打開思維之閘,使學生進入一個強烈的“我要學數學”的境界。
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F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不主要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思想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了。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美妙,讓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5.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7.
[3]呂世虎,石永生.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6.
[4]李亞男.初中數學教學攻略大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6.
(作者單位 山西省榆次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