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西棟
摘 要 農村學校體育正快速發展,但發展速度參差不齊,城市學校發展快、農村學校發展慢,所以研究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是極其有意義和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了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研究和討論陜南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中存在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建議。
關鍵詞 欠發達地區 農村 學校體育
農村學校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主體,是落實“科教興國”的主戰場之一。農村學校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由于地理環境復雜、經費緊張等諸多因素,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師資隊伍匱乏已成為制約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瓶頸”。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陜西省南部安康、商洛經濟欠發達的15個縣區268個鄉鎮(125鄉,143鎮)的30所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對陜西省南部安康、商洛經濟欠發達地區30所農村學校的30名學校領導、90名體育教師和600名學生發放問卷720份,回收問卷606份,回收率為84.2%;其中有效問卷569份,有效率93.9%。
訪談法
對陜西省南部安康、商洛地區30所中學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及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廣泛走訪,獲取了最新情況資料。
數理統計法
根據統計學原理,運用EXCEL2000和SPSS12.0對調查問卷所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為本文提供數據支持。
二、結果與分析
(一)校領導重視程度
對30所中學的90名體育教師的調查中發現,僅有21.2%的體育教師認為本學校領導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反映校領導對體育教育缺乏重視。究其原因還是受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教育質量的高與低、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長此以往,學校體育工作被淡化,學生體質下降、肥胖、近視等一系列問題相繼而來。
(二)體育器材、設施現狀
調查的30所中學體育器材、設施數量與國家教育部2005年10月1日在全國實施的《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標準還相差甚遠,體育器材設施條件不僅影響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及課余訓練,而且影響教師教學積極性(表1)。
(三)體育教學管理現狀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47.2%的學校根本沒有體育教研組,61.1%的學校任用非專業教師負責學校體育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導致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不科學問題;88.9%的學校體育課的檢查與督導不重視。由于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與監督,體育課教學松散“,放羊式”教學現象普遍存在,體育課被調換或擠占現象十分嚴重。
(四)體育師資隊伍現狀
由表2可知,陜南農村學校專職體育教師數量不足,與國家規定的中學5~6個班應配備一名專職體育教師標準有一定差距,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流失較多,教師隊伍不穩定。
(五)體育經費投入
體育經費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基本保障,經費投入的多與少直接關系學校體育開展快與慢(表3)。
以上數據表明陜南城鎮中學和農村中學體育經費是嚴重短缺的,并且兩者之間還有一定差距。城鎮中學盡管也處于山區,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相比農村要優越一些,農村學校資金緊張,個別學校也存在挪用學校體育經費的問題,更不用提用于學校體育的經費了。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受傳統觀念影響學校體育地位不被認可,體育教師社會地位偏低,大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程度不夠。
體育教學不被重視,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與監督,缺少正確有效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
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學校整體體育經費嚴重短缺,體育場地設施條件差,無法保證正常的體育教學。
受自然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影響,體育教師流失較多,教師隊伍不穩定;體育教師學歷層次低,高職稱體育教師少、職稱結構不合理,教師科研能力不強。
(二)建議
經濟欠發達山區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及相關領導應積極轉變思想,認識到學校體育教育的位置及重要性,合理公平對待學校體育教育。
完善山區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組織管理,加強學校教學法規體系,依法管理學校體育教育。
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學校體育教育的投資,改善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為學校體育教育過程提供物質保障。
提高教師待遇、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小偉.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從“小”抓起[J].中國學校體育,2006,3: 30-31.
[2]李艷茄,汪普健.陜南經濟欠發達地區鄉村中學體育發展制約因素調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35-37.
[3]段???甘肅省學校體育教師綜合能力的評價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9(x):88-90.
[4]曲宗湖,顏振,等.素質教育與農村學校體育[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0.
[5]國家教委,學校體育工作條例,199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