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幼兒園班主任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讓家長放心;對于幼兒要使其明確做事的要求;善于與個別不遵守常規的幼兒交流。只有幼兒自己樂于與教師配合,才能真正抓好幼兒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
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是復雜而瑣碎的,同時又是充滿艱辛和快樂的。幼兒生活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內容對于幼兒形成良好生活習慣是至關重要的。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既要做好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做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
1.教師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充分贏得家長的信任,形成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完成班務工作。教師與家長溝通,一定要注意溝通方式技巧,對幼兒的不足,用先揚后抑的方式提出,家長更容易接受。教師用親切真誠的態度與家長溝通,才能夠讓家長放心。教師持之以恒地堅持每天幼兒來園和離園時都在班,真心關心幼兒在幼兒園的一切活動,讓家長感覺教師的真心,方便家長,安撫家長。教師要多站在家長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對于家長提出的疑問,教師要耐心解答,盡力做好,讓家長相信把幼兒放在自己班是十分放心的。
2.教師要明確讓幼兒做事的要求。不管是開展什么活動,在活動之前,教師把活動要求說明在前,讓幼兒在明確活動方法和活動要求的前提下再去開展活動。針對幼兒之間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應結合幼兒的特點制訂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管理方法,明確活動和學習要求。在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中,教師應依據具體的情況給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集體活動中,要求幼兒在比較固定的座位上就座、不隨意走動、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和聽講,多種感官協同活動;開展區域活動時、玩桌面玩具或自選游戲時,要求幼兒輕拿輕放物品,保持相對的安靜、不打擾別人。還有進餐、午睡及戶外活動等都應有相應的要求,每項活動開展前,教師一定要跟幼兒講清楚要求。這樣,幼兒才能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
3.教師還要關注個別不遵守常規的幼兒,善于與其交流,了解其心理。就算是再小的幼兒也有思想,教師要時時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自信和自己動腦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行為能力等。有的規矩,幼兒可能還不能理解或一下子不能完全接受,那么教師不要強求,要善于動腦筋采取其他方式和方法讓幼兒理解和接受。幼兒的內心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有時候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強求他們去做,所以對其的常規教育不能采用一致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各個擊破,深入其內心,了解幼兒心里在想什么,想辦法讓幼兒理解教師正在做的事情,只有幼兒自己愿意并樂于與教師配合,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教師才能真正抓好幼兒的教育。
總之,現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要看教師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顆敏銳而細致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切實為教師、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責編 田彩霞】